展示红木嵌银髹漆技艺发展历史
孙凯与他收藏的红木嵌银漆器珍品在恭王府博物馆参加展览
□本报记者王莹文/图
日前,由恭王府博物馆、潍坊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国家级潍水生态保护实验区成果展示月活动在恭王府中华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基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嵌银髹漆技艺也亮相了此次展览。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独家精心布置了红木嵌银漆器特装展厅,精美的紫檀木嵌银丝宫扇、红木嵌银丝樽、金银丝文具等40余件被多个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的精品与潍坊嵌银髹漆技艺惊艳亮相。精湛的技艺和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作品,让参观者叹为观止。
面对着每天数以万计的参观者,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馆长孙凯脸上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让更多的人知晓潍坊红木嵌银漆器,让潍坊嵌银髹漆技艺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一直是孙凯的一个心愿,他也一直走在传承发展这条道路上。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孙凯就开始从事红木嵌银漆器相关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对红木嵌银漆器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由此便走上了一条收藏之路。2012年,孙凯萌生了建立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的想法,经过两年的筹备之后,2014年,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正式备案设立。
走进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在其中一处橱窗里,一个用核桃楸、纯银丝、紫铜和天然漆制作的嵌银印章盒尤为显眼。
“这个嵌银印章盒是清朝末年的作品,距今有110多年历史,可以说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提及与这件宝贝的缘分,孙凯侃侃而谈。出于对收藏的喜爱,他经常会去一些古玩市场“淘宝”。一次去天津出差,在一处摊位前,孙凯被这件印章盒深深吸引,“第一眼看到它就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我就想不管多少钱我都要把它买下来。”最终,孙凯花费三万元将其收入囊中。
“为了收藏这些‘宝贝\’,我前前后后投入差不多有一两千万元了吧。”孙凯告诉记者,这其中有家人和朋友的诸多不解,“之前股市好的时候朋友们都劝我把钱放到股市里面,这两年大家都炒房,他们又劝我把钱投到房子里面,毕竟来钱快,可我就是喜欢这些玩意,看到精品就想收藏,我想让这一门古老技艺让更多的人知道、喜欢,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孙凯“一意孤行”坚持着自己的收藏梦想,如今,他不仅建立起了博物馆,还与高校联合建立了工艺大师工作室,走进大学校园展示传授潍坊嵌银髹漆技艺。
2015年5月,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被列入山东省首批乡村记忆工程博物馆;2016年5月,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馆内藏品包含清末民初、民国及近现代的嵌银漆器作品5000余件,为潍坊嵌银髹漆技艺的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展陈平台,成为集藏品展示、技艺传承的主打阵地,在保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在2017年8月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协会第六届第九次理事长会议上,正式批准了包括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等51家单位的入会申请。作为山东省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成立的潍坊市首家非国有博物馆,潍坊鸢都红木嵌银漆器博物馆也成为全省首家入选中国博物馆协会的非国有博物馆。
提及未来,孙凯坦言,现在博物馆面积900多平方米,而按照目前馆藏数量,至少需要60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他希望未来有一天能够将博物馆规模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人发现潍坊红木嵌银之美,让这一门技艺传承发展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21日晚7时,奎文区大虞街道北虞社区广场上热闹非凡,奎文区第十一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暨“魅力潍坊,浓情四季...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