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飞大酒店是这样建起来的
杨秀保讲述当时“潍坊第一高楼”的建设故事
1984年,首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成功举办,提高了潍坊的知名度,来潍洽谈贸易、投资的外宾日益增多。为解决对外接待问题,1988年,潍坊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座高层楼房应运而生,命名为“鸢飞大酒店”,当时号称“潍坊第一高楼”。8月6日,记者采访了鸢飞大酒店的建设者杨秀保,听他讲述鸢飞大酒店建设时的故事。
建高档酒店提升接待能力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在昌大家属院见到了70岁的杨秀保。1985年,时任潍坊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三工区党总支书记的杨秀保见证了鸢飞大酒店建设的全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潍坊只有小型宾馆,住宿条件和接待能力很有限,很难找出一家像模像样的大酒店。”杨秀保说,当时潍坊的接待条件和宾馆饭店的设施远远落后于对外开放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潍坊的发展。为解决对外接待问题,市里提出要建一座大型、高档的酒店,以此来提升对外接待能力。
1985年,潍坊市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建大酒店的相关事宜,杨秀保受邀列席会议。“当时全潍坊最高的楼只有四层,想要在潍坊建一个高层,这是想也不敢想的。”杨秀保说,当时的讨论特别激烈,大家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要向改革开放的先行军深圳学习“10天盖一层楼”,也有人提出“深圳是大城市,条件和技术相对成熟,潍坊不能和深圳相提并论。”最终,也没有讨论出具体的方案,只好散会。
“听说后来市里又召开了几次会议研究建大酒店的事,在潍坊建一座大型酒店已经势在必行。”尽管后来杨秀保没有参加会议,但也多少听闻建大酒店的相关消息。
赴北京学习施工技术
既然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相关部门便开始提前介入,早做安排和计划。潍坊市建设局的领导找到当时的潍坊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打算将建大酒店的任务交给该公司。公司的领导领到任务后,主动找到了三工区。因为三工区当时在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四个工区中比较有威望,该工区发明的“以钢代木”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建筑技术。
“三工区在接到任务后,很是犯难,不知道高层建筑怎么建。”杨秀保回忆,为了更好地完成建设任务,1986年,他组织三工区的高级工程师、设备员、革新员等5人到北京参观考察。
杨秀保一行人参观考察了当时的北京彩电中心(今北京电视台)、北京兆龙饭店、北京长城饭店三座高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现场观摩大城市盖高楼的先进施工技术。“当时这三座高层建筑正在建设中,我们去了一趟真是受益匪浅。”此次考察给杨秀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家的要求很严,每个楼层都有灭火器,防护网,建筑垃圾有专门的运送通道,环保理念非常超前。”杨秀保回忆,他们在外墙挂板,扎架子,打起混凝土,一次建三层,一座20多层的高楼很快就可以完工。由于是专业人士,杨秀保一行人在现场观摩了几天,就了解到了盖高层建筑的管理知识和施工技术。
学到精髓的杨秀保一行人回到潍坊,将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此时,市里已经确定了要建高档大酒店,并确定了具体的施工位置——奎文区四平路与胜利东街交叉口东北角。
一个月人力挖好土方
一切准备就绪,1986年9月份,潍坊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座高层楼房开始动工了。“一开始动工,我们就被挖土方难住了。”杨秀保回忆,他们本打算联系省机械化施工站用机械挖土、运土,以保证工期顺利进行,但这样一来成本费高,甚至远远超出预算。为了节省成本,考虑再三,他们决定自己干,用人工挖土方。
想法虽然好,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用人力挖土方得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比原计划慢了一个月,而且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人力呢?”要想顺利挖土方首先得解决人力的问题。
这时,三工区的一个包工头找到了杨秀保,并信誓旦旦地说:“杨书记,您不用愁,您把挖土方的事交给我,我保证在一个月内将土方挖出来。”眼见这个包工头这么有信心,杨秀保决定将此重任交给他。俩人还约定,如按时间完工,不耽误工期,除支付正常费用外,还将进行额外奖励。
接到任务的包工头回到村子里,招募了五六十个壮劳力,每天靠在施工现场,挖土、运土。挖出的土用拖拉机拉走,土方挖到八九米深时,用两个拖拉机头拉一个货箱子,这样一来就加快了工程进度。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包工头每天都去饭店订油条、包子,让工人吃得饱饱的好干活。“包工头还真用一个月的时间挖出了土方,按时交工,我也兑现了我额外奖励的承诺。”杨秀保说。
酒店命名为“鸢飞大酒店”
土方挖好后,三工区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投入上,大干快干起来。为了加快进度,三工区一边施工,一边从深圳请来了专业的装饰公司,施工与装修同步进行。1988年冬,潍坊有史以来的第一座高层楼房完工并交付使用。该楼房高70.4米,共21层,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号称“潍坊第一高楼”,成为潍坊地标性建筑物。
为了给它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市里进行了多次讨论。考虑到潍坊风筝历史文化悠久,大家一致赞同新酒店的名字要与风筝文化有关。《诗经.小雅》有“鸢飞于天,鱼跃于渊”的记载,鸢是指风筝,所以最终确定酒店的名字为“鸢飞大酒店”,并邀请了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题写了“鸢飞大酒店”五个字,镶嵌酒店大楼上。
鸢飞大酒店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潍坊国际风筝会增添了新的光彩,也为接待前来旅游观光、投资、洽谈贸易的外宾提供了优质服务。1989年,鸢飞大酒店被国家旅游局第一批命名为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1996年,鸢飞大酒店配套工程荣升四星,总营业面积达50000多平方米。开业多年来,鸢飞大酒店接待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潍坊的高楼大厦相继拔地而起,又建设了金融大厦、邮电大厦、泛海大厦、市府大楼等高层建筑。“万事开头难,如今,高层建筑已经不再是稀罕物了,居民住宅楼动辄也30层,这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成果。”杨秀保说,他能亲自参与和见证城市高楼大厦的发展,这让他无比欣慰和自豪。
人物档案
杨秀保,1948年出生,潍坊人。1970年,从山东建校(今山东建筑学院)毕业后进入昌潍地区建筑公司工作,曾担任过昌潍地区建筑公司一工区党总支副书记、潍坊市第一建筑公司三工区党总支书记、潍坊市第一建筑公司清欠办副主任等职务。2000年任北通混凝土有限公司(昌大建设集团占股份)副经理。2008年从北通混凝土有限公司退休。
文/图本报记者刘燕
新闻推荐
田庆盈主持本报讯(记者贺德良)8月6日下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田庆盈主持召开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听取上半年...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