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安街道:叫响“中国芦笋之乡”品牌
“中国芦笋乡,春来农事忙。扶沟培玉茎,潜心育希望。智慧开富路,勤劳奔小康。长垄是金条,沃野作银行。”这是坊子区坊安街道笋农自编自诵的打油诗。
近日,来到坊安,大田里,农民们正在弯着腰扒笋、培垄;地头、路边,收芦笋的商户,不停地齐长、过磅、验级、报价,忙个不亦乐乎。
“今年芦笋质量好,价格高,按照现在每斤4元计算,到10月份结束,平均一亩地产出白笋2500斤,每年毛收入10000元,扣除化肥、农药等费用,纯收入也近7000元。”采访中,西曹村党支部书记刘京强向记者介绍。
芦笋为多年生植物,生长周期一般为15—20年,亩产量能够达到1—1.5吨,农民种植芦笋的收入远超过粮食作物,通常是小麦、玉米的6—8倍。
坊子区坊安街道很早就有种植芦笋的传统,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引入芦笋种植,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特别是汶河沿岸村庄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拥有大片肥沃疏松沙质土壤,非常适合芦笋生长。东苏、前苏、曹村、港涘、南北王皋一带,曾经几乎家家户户种芦笋,成为坊安著名的芦笋种植基地。1996年,全街道芦笋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芦笋之乡”称号。2000年,最高峰时期,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几年前,由于芦笋价位不高、劳动力价格上涨,坊安全街道的芦笋种植面积曾一度下降到不足1600亩。
去年以来,坊安街道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对原来的南流芦笋协会进行了重新整顿换届,组织前苏、东曹村、后曹村、西曹村、河湾、港涘6个芦笋种植专业村成立南流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南流芦笋”品牌,通过推行“三品一标”认证,确立了南流芦笋身份,提高了南流芦笋身价,扩大了芦笋种植面积。目前,全街道59个村、8.2万亩耕地,种植芦笋的村已有30多个,芦笋专业种植户724户,芦笋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
为进一步提升芦笋自身价值,今年,坊安街道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以西曹村为中心,建设了坊安芦笋精品种植园区,成立了曹村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联合社+农户”的方式,对园区芦笋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指导,实行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并依托葆润食品、嘉源食品等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生产芦笋罐头、芦笋茶等。目前,坊安街道芦笋精品园,占地360亩,发展农户110户,主要生产优质白芦笋,年产量可达360吨。
据了解,芦笋具有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等优点,是国家认定的抗癌食品之一,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蔬菜之王”,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保健蔬菜。芦笋中含有的天门冬酰胺是国际公认的癌抑制剂,而榭皮黄酮、芦丁更是有降压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地奥心血康”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因此,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都倍受青睐,特别是在日本、韩国、西欧、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芦笋一直畅销不衰,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商品。
芦笋虽然有这么多优点,但也存在保鲜时间短、不宜长时间储存等缺陷。尤其是白芦笋,若采摘后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处理,则品相不好,口感不佳,价格就比新笋低很多。据西曹村芦笋种植户刘金民表示,新鲜白芦笋上午挖出后若不及时处理,下午就会出现红头现象,品相好的芦笋能够卖到每斤4—5元,但红头芦笋每斤1元都没有愿意收的。可见,要想把芦笋做成农民稳定致富的朝阳产业,农产品收购、深加工等中下游产业配套十分重要。
“为了真正将坊安的芦笋产业做强做大,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芦笋种植规模,借鉴玉泉洼等先进园区的经验,在西曹村芦笋精品园建设智能大棚,丰富芦笋种类,并依托新规划建设的健康科技产业园,再引进一批先进食品加工企业,逐步开发芦笋罐头、芦笋酒、芦笋茶、芦笋饮料、芦笋调料、芦笋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拉长产业化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打响‘南流芦笋\’品牌。”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娜充满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蓓杨国胜本报通讯员王国栋刘杰日前,潍坊高新区棚户区改造交出了一份亮丽...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