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边缘挽救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生命

潍坊日报 2018-04-14 11:50 大字

潍坊市中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永和

□本报记者刘文研

通讯员方敏

今年2月,被多位医生下最后宣判的常先生在潍坊市中医院的病床上再次睁开了双眼。看着眼前的救命恩人,常先生的眼中满含热泪。家属握着神经外科主任王永和的手,一遍一遍重复着感激的话。

蛛网膜下腔出血

命悬一线

家住高密的常先生今年43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今年1月看似平常的一天,常先生自感身体疲劳在房间休息,他的妻子在照看不满一岁的宝宝,大概两个小时过去了,常先生突然人事不省,呼吸心跳骤停,身体抽风。当地医院紧急采取急救措施,但常先生还是陷入了深度昏迷,瞳孔散大,靠呼吸机维持呼吸。为防不测,医生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早作打算。

悲痛欲绝的家属通过多方打探找到了潍坊市中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王永和,王永和会诊后确诊其为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初步判断患者还有生的希望,家属像是抓住了最后一颗救命稻草,执意将常先生转院至中医院,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对于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来说,风险可想而知。

在潍坊市中医院,王永和用呼吸机为其维持正常呼吸,用升压药调整血压维持正常生命体征,控制脑血管痉挛,控制肺部感染……整整治疗了一个月,常先生终于康复出院。面对新的生命,常先生流下喜悦的泪水,握着王永和主任的手,连声道谢,感谢中医院给了自己新的生命。

一流技术

护航百姓脑血管健康

据王永和介绍,近年来,受生活节奏加快、环境因素和高血压、糖尿病高发等多种因素影响,蛛网膜下腔出血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安全的重要脑部疾病之一。“在中医院的病房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占1/10,在脑血管疾病中排名第三”,王永和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的高发期在40岁至60岁之间,近几年,中青年患者也有所增多。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脑动脉瘤不是真正肿瘤,通常是因颅内动脉血管管壁病变形成局部气球样异常扩张。脑动脉瘤随年龄增长有增大趋势,血管壁也越来越薄,在血流不断冲击下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遇到情绪激动、劳累、用力等诱因就会破裂,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目前,针对不同的出血原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若是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多采用动脉瘤瘤颈夹闭术或者介入栓塞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一旦动脉瘤再次破裂,很可能有生命危险。”王永和告诉记者,中青年人一定要提高防病意识,养成戒烟忌酒、均衡膳食、规律起居等良好生活习惯,平时要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保持平和心态,并积极控制、治疗高血压等疾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并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是防止复发的有效手段。

新闻推荐

以作风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改革

今年,潍城区立足改革创新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制定相关制度,巩固作风建设的成果。出台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相关意见,依法保护支持辖区企业参与全区产业强市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以作风...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