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 传承指尖技艺 69岁的丁培玲从小学习刺绣,如今免费向市民传授
潍坊曾经有着“九千绣花女”之誉,而今从事传统手工刺绣的人已经越来越少。69岁的丁培玲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挚爱,用手中的针线,整日研究传统刺绣技艺,创作出更具有潍坊地域特色、更加美轮美奂的绣制品。丁培玲参与“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工程,免费向学员传授刺绣技艺,教授学员千余人。
每周五天来上课,给学员作品润色
4月1日一早,位于奎文区鸢飞路与胜利东街交叉口附近的潍坊市文化馆培训中心非遗传承教室内,4位来向丁培玲学艺的女子认真绣起了山水画的潍坊刺绣,丁培玲用温和的口吻向她们讲述着每一个细节。
丁培玲创新绣制方法,将潍坊刺绣和绒绣相结合。“松树的树干比较粗,我们就用毛线绒绣,这样能体现松树的沧桑感,而竹叶、松针用刺绣,会更加活灵活现,达到真实的艺术表现。”丁培玲指着作品《岁寒三友》给大家讲解。
每周一至周五,丁培玲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里,除了传授刺绣技艺,还要用绣花针和丝线给学员的作品润色。
丁培玲的工作台前是学员绣制的一幅“云门风光”山水画,整个画面有些呆板,细微处的色彩略显突兀。丁培玲戴上老花镜,动作灵巧地把艳丽的红丝线穿针而过,手指捻针引线在丝绸上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图案层层叠加,灵动传神,整个画面如同活了一般。“润色时得把丝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这样能修针脚,也能修色彩,润色的过程就能让画面生动起来。”丁培玲说。
择一事,忠一生,守一艺,传一世。丁培玲自幼家中便有长辈们刺绣,有刺绣的家庭作坊,尤其是二大娘刺绣特别好。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六七岁时,她便拿起针线刺绣。那时,每天放了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针线刺绣,绣牡丹花桌布、绣手绢,慢慢地,披肩、靠垫、枕套、戏衣都能绣了。没想到,就此这辈子与绣花结下了难以割舍的缘分。
作品生动传神,不少都有潍坊特色
1965年,丁培玲进入潍坊市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刺绣设计,也有了绘画基础。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在潍坊刺绣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来,丁培玲分到潍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文革”后,刺绣开始由工厂统—管理,加上外国客户和群众需求的减少,从事手工刺绣的人也越来越少,她却—直坚守着自己的创作,而且每一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而一幅幅针脚细腻、花纹苍劲的刺绣、绒绣作品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岁寒三友”中,潍坊刺绣、绒绣相结合,沧桑的松树、“随风摇曳”的竹叶、艳丽的梅花,整个画面生动有致,再现了大师们那笔墨酣畅的水墨风采。“无名女郎”更是让人惊叹,不仅女郎面容靓丽,而且她们身穿纱衣的纱质感、大衣的毛绒感等,通过刺绣、绒绣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独特艺术奇葩。“这是世界名画,这种人物画实际上最难绣,必须得像、必须得真,只能比原来的画要好,否则绣出的人物不传神,就没有意义了。”丁培玲说。
“十笏园”“石门坊”“老龙湾”“沂山”“云门山”为五幅绒绣作品,丁培玲说,这是代表了潍坊特色的作品,以独具的特色和内涵意蕴,立足于传统刺绣文化,结合整体构思。“最近刚刚完工,主要是想传承和延续潍坊历史文脉,让潍坊刺绣不仅美观、精致,而且让它更具有创新特色,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潍坊刺绣。”丁培玲对记者说。
痴迷刺绣放不下,盼昔日盛景重现
1994年,丁培玲退休。令家人没想到的是,她比以前更痴迷刺绣,还在家里开起了染坊。
年轻时,学习、研究潍坊刺绣以及染料知识,掌握染线技术,积累了一定经验,退休后,她又向爱好刺绣的市民免费传授潍坊刺绣的技艺。2015年,潍坊市实施了“九千绣花女”潍坊刺绣培训工程,丁培玲和其他几位在潍坊刺绣方面颇有造诣的老师负责培训,免费向爱好者传授技艺与技法。潍坊刺绣的传承链条得以建立,后继无人、濒危的传承状况得到改善,为潍坊刺绣日后的普及与繁荣积累大量后备人才。
后来,跟随丁培玲学刺绣、绒绣的女子越来越多,有三四十岁的,也有十八九岁的,至今,她已成了1000多位“绣花女”的师傅。
年近古稀,儿女们看到她每天很辛苦,就劝她不要再绣了,出去旅游或是唱歌跳舞多好。“我觉得这个爱好,可比跳舞、唱歌好多了,你们不知道,听着音乐,绣着花,那种感觉别提多惬意了。”丁培玲笑着说。
丁培玲的很多作品都获了奖,她参与制作的刺绣作品《十笏园》荣获“指尖上的记忆”首届潍坊刺绣技艺大赛特别奖,绒绣类作品《无名女郎》获评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民俗艺术展演最佳作品奖等。
丁培玲说,她这一生不图名不图利,就是爱好刺绣,就想把潍坊刺绣发扬光大。她现在有了很多徒弟,其中有不少也有了一定的造诣,这让她非常欣慰,盼望有朝一日,能重现潍坊昔日“九千绣花女”的文化景象,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发展,恢复民间传统文化记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民众生活。
文/图本报记者刘晓梅
●人物档案:丁培玲,1949年5月出生,山东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潍坊市首席技师,2009年6月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刺绣代表性传承人。
●非遗档案:潍坊刺绣始于清代,光绪至民国前期是潍县刺绣的兴盛时期,素有“九千绣花女”之誉。1956年,潍坊刺绣厂建立后,成为潍绣生产基地。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抽纱针法相结合,绣制了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拖鞋、靠垫、睡衣、台布等产品。不少潍绣佳作在全国和省工艺美术展览会及旅游品展览会上获奖,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2006年,潍坊刺绣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市发改委印发了《潍坊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0年,潍坊全市将形成由171座充换电站、5.05万台充电桩组成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十三五”期间,潍坊市...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