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昌醉心京剧脸谱

潍坊晚报 2018-03-11 11:01 大字

张惠昌在创作。张惠昌的画作。“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首《说唱脸谱》多少人耳熟能详。60多年前,年仅5岁的张惠昌在乡村大集上与一张小“鬼脸”不期而遇,并由此开启了自己“粉墨人生梦”的一生。如今,如何更好的研究、传承、发展潍坊京剧以及京剧脸谱艺术,成了张惠昌新的研究课题。幼时赶集,买个“鬼脸”如获至宝

今年67岁的张惠昌说,与京剧脸谱的结缘,还要从他儿时说起。1955年的一天,当时只有四五岁的张惠昌跟着父亲赶大集,走到卖脸谱的摊子前时,被一张张形态各异的“鬼脸”深深的吸引了。“虽然当时不知道那是什么,但就是觉得那‘鬼脸\’上的线条和色彩真是太美了,当时就挪不动道了,非要吵着买一个。”张惠昌说,虽然当时家中的条件并不太好,但是在他的苦苦哀求下,父亲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

回到家后,兴高采烈的张惠昌将“鬼脸”奉若至宝,更是时时拿出来临摹上面的花纹。几年后,“鬼脸”变得破损他也舍不得丢弃,央求着父亲一再修补。张惠昌说,正是临摹“鬼脸”打下的基础,上学后他的美术成绩都是第一名。

“那个‘鬼脸\’是我第一次接触京剧脸谱,那一笔笔勾勒出来的线条在幼小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切的说,我的美术梦想就是从那个‘鬼脸\’开始的。”张惠昌说。重拾画笔,勾画脸谱已成习惯

1990年前后,因为工作的关系,从小热爱绘画的张惠昌不得不暂时放下画笔投入到繁重的工作当中。这一放,就是25年。直到2015年,经过朋友的一再邀约,张惠昌才重新拿起熟悉的画笔开始作画,而最先“捡”起来的就是他最熟悉的京剧脸谱。

“从2015年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每天我都会勾画一个脸谱,然后再把它画到平面上去。”张惠昌说,各式各样的作品越积越多。2017年9月30日,“粉墨写人生丹青绘新图——张惠昌京剧脸谱·人物水墨画展”在画都联合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是潍坊首次以京剧脸谱为主题的画展,张惠昌在画展上以现场勾脸、演唱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京剧脸谱艺术。

张惠昌说,当时现场的反应很火爆,让他大为意外,也正是那次展览,让他了解到原来身边还有那么多喜欢京剧脸谱这门艺术的人,也正是那次展览,让京剧脸谱成了张惠昌的一张个人名片。

年过六旬重拾儿时的“粉墨人生”梦想,自己的脸谱作品更是受到众人的好评,让张惠昌对于京剧脸谱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张惠昌说,自那次展览之后,他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更加忘我、更加投入。目前张惠昌正在加紧创作,希望有更多好的作品。展览后,还有不少外地其他剧种的传承人也联系张惠昌,希望他能帮忙绘制一些相关剧种独有的脸谱。

“小小盔头一点红,浸湿心中不舍情”。说起京剧脸谱艺术的传承,张惠昌有着自己的计划。“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孩子抓起。”张惠昌说,为了传承京剧脸谱,让更多的人喜爱、关注这门艺术,他和潍州戏剧脸谱艺术研究会的会员们之前已经在市内的4所幼儿园和小学开展了“京剧脸谱进校园”活动,将一个个京剧脸谱编成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反响非常不错,已经有好几家学校想长期与他合作。

完美融合,将京剧加入“跑旱船”

张惠昌多才多艺,不仅会玩各种乐器,就连编剧、歌唱、现代舞等文艺活动也都不在话下。他还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传统戏曲和现代舞蹈完美融合,创造出别有韵味的京剧舞蹈。

1970年,年仅19岁的张惠昌第一天参加工作,就因为会拉二胡的才艺被抽调到原潍坊市商业局宣传队,负责文艺节目创作和乐队器乐演奏,这一干就是六年。张惠昌说,在宣传队里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天天跟着队里的老师们学习各种乐器、学吕剧、学编剧、学现代舞,也正是有了6年宣传队工作经历,为他之后的文艺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惠昌还清晰地记着刚参加工作时的第一场文艺演出。在那年的春节“社火”活动中,出于从小对京剧脸谱艺术的喜爱,张惠昌创新性地将民间表演艺术“跑旱船”与京剧脸谱结合了起来:张惠昌和另一名表演者以京剧张飞、孙尚香的脸谱扮相出场,一经亮相就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欢呼,整场演出下来更是收获掌声无数。

张惠昌说,相对于后来在现代舞中加入京剧元素,那是他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第一次延伸应用,虽然只是一次探索,但一炮而红的效果却着实令他欣喜。

新闻推荐

看老照片忆真爱岁月 讲述人:杨春兰 奥林社区居民(77岁)

杨春兰(左)和她的老伴。每张照片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故事,无论是老照片,还是新照片,都是幸福瞬间的见证。今日起,本报开设《照片故事》栏目,讲述那些照片背后的故事,欢迎居民分享收藏的照片,联系电...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