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系列评论之十

潍坊日报 2018-01-19 09:21 大字

本报评论员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为今年七项重点任务收尾,深刻表明了人民利益是经济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工作导向。各级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着力打造“四个城市”,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潍坊市民生工作质量稳步提高,民生答卷亮点纷呈:民生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全市剩余1.11万贫困人口基本脱贫,新增城镇就业11.2万人,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21所,新建全民健身设施1041处,创建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破案会战”和“打霸治痞”专项行动成效显著……老百姓腰包更鼓了,吃得更安全了,用得更放心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足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迈向高质量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范围更广、要求更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着力推动民生工作与时俱进,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市人民共同富裕。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关键是做到“七有”。幼有所育,实施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改扩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和中小学,切实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等问题。学有所教,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防控“大班额”长效机制,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繁荣发展。劳有所得,实施“乐业山东”计划,建立终身职业培训制度,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病有所医,加快推进健康潍坊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

老有所养,深入推进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深化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住有所居,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弱有所扶,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民生综合保险、大病保险等制度,提升困难群体保障水平。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既要强化政府保障,加大投入、保好基本,还必须把民生事业与发展民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产业潜力,满足中高端消费,培育消费新热点。去年潍坊市消费占GDP的比重已达43.7%,而且以每年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表明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消费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

扩大消费是全市经济工作的战略突破点。要扩大新兴消费,瞄准中高端市场,培育扩大旅游消费、文化消费、体育消费、健康消费、养老消费、教育培训消费,释放消费新活力。要提升传统消费,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领域,促进传统消费升级。要挖掘潜在消费,进一步释放潍坊市产业、区位、交通、城市环境、特色餐饮及其他综合优势,搭建专业化、国际化高端营销平台,吸引更多外地人来潍消费,打造区域性消费高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从广大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件一件办,一步一步走,就一定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新闻推荐

卧龙小区安装五百多盏声控灯,全由社区出资 楼道灯亮了 居民心暖了

卧龙小区居民看着新安装的楼道灯,十分开心。本报讯“以前摸黑上楼,现在装了声控灯,安全多了。”1月17日,家住奎文区卧龙小区的付素梅开心地说道。据悉,为提高老旧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奎文区...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