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展实体经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潍坊日报 2018-01-01 11:04 大字

◎贺绍磊杜慧心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是我国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也为潍坊市加快“四个城市”建设、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走在前列提供了新时代的工作遵循。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潍坊市坚决落实中央决策、积极主动作为的政治担当,是潍坊市加快形成先进生产力、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现代化强市的内在要求,也是潍坊市增强城市竞争力、在激烈的世界和区域竞争中提升位次的根本出路。潍坊市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振兴实体经济,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奋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走在前列、起好带头作用。

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着力点。实体经济是发展之基、强市之本,实体经济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才会稳,才能真正成为产业强市。国际金融危机后,实体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潍坊市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基础较好,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34万亿元,居全国同类型城市第八,这为潍坊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了较好基础。潍坊市只有发挥好实体经济先发优势,抢抓建设制造强国机遇,才能在区域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否则将会被动落后。在工业化时期,实体经济核心和主体部分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当前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已然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我们需要把握变革趋势和时间窗口,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国内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国外如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日本半导体产业集群等,国内如长江经济带正在打造的5大世界级制造业集群,都带来了大发展。潍坊可以向这些城市或区域借鉴学习,重点招商和培育智能制造企业,坚持外资、民资、央资、融资、内资“五资”一起抓,坚持龙头企业群、隐形冠军群“两群”一起建,扩大智能制造产业的世界市场占比。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进行“强链补链”,产业园区、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机构、要素市场、节会活动、基础设施等都要发力,形成高度的专业化分工系统与协作网络。抓牢抓实“两群”企业培育这个重点,培育潍柴、歌尔、雷沃等企业成长为世界一流的行业领军企业,探索成立潍坊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助力企业开发具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可借助国家或国际重大科技项目(如天眼、蛟龙、北斗等)和新型知名科研机构(如阿里达摩院、浙江之江实验室等)的平台和能力,为企业搭桥和提供支持。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这一主攻方向。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要求就是,彻底改变过去主要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忽视质量效益的粗放式增长,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竞争力提升。对照新发展理念,对比国内外先进城市,我们应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推进优势产业提质效。聚焦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石化盐化、纺织服装、食品加工、造纸包装等优势产业,加快“四新”改造,启动“全面触网行动”“企业上云”行动和“机器换人”工程,推动企业装备升级换代;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强化跨产业协同,重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二是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密切关注新技术革命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逐个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支持企业建设高层次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加快歌尔智慧城、潍柴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使新兴产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新亮点。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以加快建设特色服务业基地为载体,顺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强主体培育、平台建设和项目建设,争创全国首批高铁物流枢纽城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顺应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提升健康、养老、旅游等服务水平,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四是放大现代农业新优势。农业单打独斗没有出路,必须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农业内部产业融合,推动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六产”。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应谋划建设农业国家实验室,以重大科学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视品牌和标准化建设,实施好农业品牌引领工程,叫响“潍坊农品”区域公用品牌。

强化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以创新激发新动能,以改革释放新活力,以开放引领新时代,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潍坊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四个城市”的应有之义,也是发展实体经济、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一是加快创新步伐。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实体产业发展的制胜法宝,我们应当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引领,真正把发展转到创新驱动上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按照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要求,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和大院名校引育工程,特别是抓好科技成果转化,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发挥其放大社会生产力的乘数效应。建设更加完善的创新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特别是完善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为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提供更大激励。二是加快推进改革。改革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发展瓶颈,调整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我们应当构建起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制度基础,通过改革不仅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应强化市场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实施好五年资本市场千亿融资计划,改造提升潍坊产权交易中心,打造潍坊“五板”资本市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彻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同时结合潍坊实际,积极申报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改革试点,争取更多资源向潍坊倾斜。三是加快新一轮对外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坚定开放理念,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强化国际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潍青欧”等国际多式联运通道,提升风筝会等办会层次和水平,创建自贸协定出口实施示范市,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融入区域发展,加强与青岛一体化发展,借鉴广州与佛山等地经验,以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为先导,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协同发展。主动承接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对疏解的制造业、高校本科生部分、区域专业性交易市场等,抓紧抓早推动有关承接工作。

着力打造营商环境这一根本保障。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们建设“四个城市”本身就是在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新形势下,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多寡和区域内企业的经营状况,未来区域经济的竞争不仅是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的竞争,将更多取决于营商环境这一软实力。辽宁组建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上海浦东设立“大家来找茬”服务专窗,都把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我们需要重点打造四个环境一个测评体系。一是国际化仿真环境。借鉴佛山打造“仿真德国城”的经验,建设和培育不同类型的仿真社区、仿真学校、仿真医院等,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二是诚信环境。利用好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契机,优化提升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强化信用信息应用,在目前已有的14个领域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落实力度,全力做好诚信潍坊建设。三是低成本环境。围绕解决潍坊市低成本要素不匹配问题,对照潍坊市出台的80条政策措施和“711”专项行动要求,坚定不移持续深化企业降成本工作。四是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对标杭州“店小二”“最多跑一次”服务模式,全面改进涉企服务各项工作,不仅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还要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及早启动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测评体系的工作,在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基础上,瞄准营商环境较高水平的国家,实施潍坊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战略,重点降低涉及企业开办、运营和退出相关的时间、步骤、成本等,推动潍坊营商环境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新闻推荐

新能源共享汽车来潍坊啦

新能源共享汽车引来不少市民围观。首批200辆正式投入运营,并配有60处停车点,约600个停车位12月29日,“智享鸢都绿色出行”潍坊EVCARD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启动仪式在泰华假日广场举行,首批200...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