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奥运写书法长卷

潍坊晚报 2017-12-24 10:37 大字

最让贺惠邦自豪的是他花费4年多的时间,精心创作的一幅2338米的奥运长卷。这份奥运长卷,成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创作这幅奥运长卷,贺惠邦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两项基尼斯纪录。

为庆祝申奥成功耗时四年写长卷

2001年7月13日,贺惠邦应邀在北京武警部队办完申奥拥军毛体书法展之后,登上了开往山东的列车。当他得知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后,万分高兴,他跟朋友打电话说:“我打算为奥运做点事儿。”朋友问:“做何事?”他胸有成竹地说:“我反复考虑,打算书写奥运历史毛体书法长卷。”朋友表示全力支持。

想的简单,做起来却是千头万绪。既然是奥运长卷,贺惠邦思考按照2008米的长度来创作。第一步便是寻找奥运史资料,这就让他犯了难。无论从书店还是从网络上,能查到的奥运史料都不多,根本撑不起长卷的长度。于是,他跑遍了潍坊、济南、北京的新华书店,跑遍了图书馆、资料室、体育局、体育大学等单位,搜集了大量资料。他也发扬了一回体育健儿奋战奥运的拼搏精神,夜以继日,精心备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奥运史资料总算收集齐了。接下来的创作更是困难重重。为了精益求精,有一点不满意的地方,他就把之前的作废,重新开始写。那些日子,他几乎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书写奥运长卷上。老伴齐建新看他不分黑白地一直写,太劳累,就帮他搞校对,减轻他一部分工作。

在这样的努力下,从2003年2月至2007年2月,经过四年多时间日日夜夜的连续创作,这幅长2338米(装裱后)、13多万字的奥运书法长卷终于完成初稿。据粗略估计,贺惠邦光作废内容的宣纸就有1600多米,毛笔用秃了25支,墨汁用光了38瓶,宣纸用了32刀。

克服困难终装裱完成纳入奥运会文化内容

艰巨的创作终于完成了,可接下来的装裱又让贺惠邦犯了难。这么长的书法长卷,几乎没有一家装裱公司敢接。无奈之下,贺惠邦在北京相关媒体发起求助,希望能在全国范围内找到能装裱的人。有人壮着胆子来了,看了之后又退缩了。

最终,贺惠邦找到潍坊一家装裱研究所。研究所全体人员忙了20多个日夜,才将奥运长卷装裱完成。装裱完成后,有的工作人员甚至累得大病一场。

2006年,奥组委下发文件,确定把书法长卷纳入奥运会文化内容,由奥组委立项,专人负责。巨幅毛体书法长卷,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达到了笔随情生的艺术效果。奥运会期间,贺惠邦在北京奥组委的支持下举办了2008奥运毛体书法长卷展。由于长度太长,长卷只能用木架子架起来展览,一般人至少要花费半个多小时才能欣赏完全部长卷。130多个国家的体育教练、运动员参观了长卷,还分别签名留言。有人留言评价:“这是体育史、奥运史、书法史上的一大奇观,必将同2008年北京奥运一起载入史册。”

荣获两项吉尼斯之最为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贺惠邦的2008奥运毛体书法长卷,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世界上第一个用中国毛体书法书写奥运长卷的书法家;世界上第一幅最长的奥运书法长卷;世界奥运史上第一次发行中国书法奥运邮票。这幅奥运长卷荣获两项基尼斯之最(含装裱)。奥运毛体书法长卷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的交流、融汇,也为中国毛体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贺惠邦说,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领袖,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强大起来,奥运会才能在北京举办。因此,在喜迎奥运盛会之际,不能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不少书法爱好者表示,从艺术角度上来看,作为书法家,贺惠邦在奥运长卷中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毛体书法艺术:一是与时俱进的审美意识。贺惠邦在奥运长卷中,抓住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主题,全面展示奥运历史,正是对毛体书法艺术的重要发展,是一个大胆的突破。二是形神兼备的哲理意识。他在奥运长卷中,既保持了毛体书法的主要特点,又根据内容的变化,在用墨上达到了笔随情生,变幻多姿的艺术效果。

新闻推荐

鸢都建工名匠十人五班组上榜

本报讯12月22日,记者获悉,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刘国鸿等10名个人和高密广安一建张新强班组等5个班组被评为“鸢都建工名匠(班组)”。对取得“鸢都建工名匠”称号的个人,将优先推荐参加潍坊市“...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