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教育局规范教师互联网群组行为群里发成绩点名批评,都不行
每个中小学生家长的手机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家校联系微信群。为了及时跟进老师布置的作业、了解孩子的动态,许多家长不得不时刻“紧盯”群内消息。27日,记者获悉,潍坊市教育局发布通知,规范中小学教师使用互联网群行为,划出了学生家长群管理的“底线”,将教师在学生家长群的言行进行规范。
本报记者秦国玲
只管建群没人维护
“群主”要负管理责任
家校群的建立,确实方便了老师与家长间的沟通。孩子在幼儿园读中班的刘女士说,微信群挺方便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事情,老师都会在群里即时发布,孩子学了什么、三餐吃的什么、午睡情况等。“我觉得挺好,家长们看到了也点赞。不过有时候老师下个通知,就得使劲往前翻。还有家长在群里晒娃,感觉有些尴尬。”
学生家长吴先生表示,现在班级群老师只管建不维护,不少家长在里面拉投票、转发广告,不胜其烦。设置消息免打扰吧,又怕漏掉重要通知,可每天都几百条聊天信息,自己又没时间看,偏离了家校沟通交流的桥梁作用,觉得“鸡肋”。不光如此,很多群里各种“感谢老师”“老师辛苦啦”等恭维话天天刷屏,作为家长,不点赞不好,但每次都跟风恭维,非常耽误时间,影响工作。
针对微信家长群只建不管的问题,潍坊市教育局下发的通知中规定,老师可以在微信群向家长宣传和公开有关教育政策、教育信息、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及立德树人做法等。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班级建设、班主任工作、教师课堂教学、学校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群主”要切实负起群组管理责任,对群组中不恰当的信息、行为及时予以制止等。
孩子作业没完成
家长群里遭点名
孙女就读小学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每天放学之后,微信上都能接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害怕孩子记不住作业,老师们都会用这种方式提醒,也督促家长检查孩子作业。”而刘先生告诉记者,低年级很多家庭作业,比如背古诗读英语,家长都要通过微信将孩子的作业上传,老师检查反馈总结。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有一次孩子作业没有及时完成,老师在群里@了几位家长,自己忙了一上午没开微信,后来其他家长单独私信提醒他才发现,他觉得这样的事情老师完全可以私聊,在群里家长也要“面子”。还有家长本身不使用微信,希望学校不要单独只使用微信下发通知,“是否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
对此,潍坊市教育局也划出了“底线”,作业布置及需要学生、家长完成的有关事项,不得只通过互联网群组安排;不得在班级群组中通报点名、批评学生、公布成绩或排名等;不得通过互联网群组组织家长征订教辅资料、电子产品等有价物品;不得通过互联网群组组织家长和学生参加网络投票、积赞、发红包;不得通过群组发广告、众筹等;不得通过群组发布涉及学生、家长隐私的信息;不得将学生家长“踢”出互联网班级群组。
此外,根据潍坊市教育局的通知,教师不得在群组内以任何借口或话题与家长发生争执,遇有争议性问题应个别沟通,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严禁教师通过暗示性语言向家长提出不合理要求。班级家长群要坚持合法身份准入制度,一般由班主任担任群主,群成员为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家长,其他人员禁止准入。同时,提倡教师与家长沟通使用“您”等礼貌用语。
一言不合被踢群?
任何人无权私自处理
微信管理对学校而言是一个新领域,属于盲区。怎么管、依据什么管都是难题。在潍坊市教育局出手规范班级微信群通知下发之前,11月9日,奎文区孙家小学就曾发布该校班级群管理规定,要求班级微信群仅用于学校发布通知、家长信息沟通交流,不得发布与家校联系无关的消息、言论,不做聊天使用。不发表和转发微商,不在群内拉选票、发红包,不在群内发表攻击别人的言论,不在群内发布一些与班级管理无关的信息等。
至于一言不合,家长会被“踢”出群?孙家小学校长刘涛介绍,对于微信群管理不力的班主任、家委会主任以及违反群管理规定的任课教师、家长、学生都要由学校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研究后再做出处理,任何人无权私自处理违规人员。建立微信家长群等互动平台,根本目的是发挥其沟通交流便捷、快速、高效等功能,增进家校沟通的效果。
记者从潍坊市惠民服务中心了解到,有关教师互联网群组违规行为,之前就有家长匿名投诉,主要是个别教师晒学生图片,以及在班级群中点名学生等情况,由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转发给投诉所在县市区教育局,再由属地教育局进行调查整改。
新闻推荐
□记者张蓓报道本报潍坊11月27日讯潍坊高新区全域国际化城市雕塑创意大赛说明会暨启动仪式今天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潍坊高新技术产业...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