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救治心衰 开起搏新篇 ——潍坊市人民医院完成潍坊市首例希氏束心脏起搏手术侧记

潍坊日报 2017-11-10 09:19 大字

▲张爱元为患者安装起搏器潍坊市人民医院重点医疗新技术系列报道之五□本报记者刘文研

近日,潍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通过希氏束心脏起搏手术,成功救治一名房颤长达六年的高龄老人。据悉,该手术是近年来心脏起搏器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是目前最先进、技术要求最高的起搏手术方式,也是潍坊市首例希氏束心脏起搏手术。

83岁老奶奶

接受首例希氏束心脏起搏手术

患者今年83岁,心慌、气短已长达六年,一直靠药物治疗,住院前两天,症状明显加重,并伴有头晕、黑曚,几次差点晕厥,家人急忙将患者送至市人民医院就诊。医院立即进行24小时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房颤伴长间歇,药物效果差,有希氏束起搏适应症。

心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爱元立即召集心脏团队所有医生进行会诊,高龄患者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而希氏束起搏是起搏器植入术中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目前国内开展例数也有限。希氏束的范围仅数毫米,在开胸的情况下,要准确地找到它都很困难,医生还要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将起搏器的电极导线在此定位,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手术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起搏器植入技术,同时又要具备丰富的心内电生理经验。经过缜密的讨论研究,张爱元决定为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植入术。手术历时两小时,顺利完成,患者两天后好转出院,成为潍坊市首例接受希氏束心脏手术者,填补了潍坊市该项技术的空白。

希氏束起搏

为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希氏束起搏是近年来心脏起搏器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是目前最先进、对患者损伤较小、技术要求最高的起搏手术方式,是潍坊市人民医院在起搏电生理方面的又一个重大突破,既解决了患者心跳过慢影响心脏功能的问题,又避免了传统心室起搏引起的左右心室不同步而损害心功能的弊端,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是从上到下传导的,起自于窦房结,依次经房室结、希氏束传至左、右束支,使左右心室收缩。目前,国内大多数起搏技术采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或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而RVAP起搏顺序是由心尖到心底,由于起搏顺序的不同,还有伴随出现的心室起搏不同步,长期RVAP起搏会造成心衰、房颤的发生率提高,RVOT起搏顺序虽同于正常顺序,但起搏位置仍为非正常传导通路,依然达不到完全正常生理性起搏。

希氏束起搏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希氏束又称房室束,希氏束起搏在左右束支分叉前的部位上放置电极,使心脏的电和机械激动顺序符合正常的心脏激动顺序,使左右心室同时收缩,避免了心脏机械收缩不同步引起的房颤、心肌改变、心衰等弊端,心室激动的顺序和正常一样,并且是从原先正常传导通路传导顺序,解决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不足,实现真正意义的生理性起搏,保证血流动力学最大程度地模拟心脏的正常状态。

张爱元介绍说,希氏束起搏主要适用于两类患者:一类是慢性房颤伴长间歇的患者,或慢性房颤有潜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类是顽固性心衰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需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对于包括房颤、心功能不全和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在有效解决患者心动过缓的前提下,保证患者的心功能,减缓患者心衰。

赤诚之心

奋力进取

该例手术是潍坊市首例希氏束起搏植入术,是心内一科在起搏电生理方面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心内一科团队曾在本市及本省内多次率先开展多个起搏新技术,多次主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协助其他医院开展心血管病介入手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潍坊市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4部。科室近年获得“山东省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科室”“中国高血压教育与管理计划示范基地”“山东省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山东省‘两好一满意\’活动示范集体”“潍坊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17名、护士29名,其中潍坊名医4名;副主任以上高年资专家8名,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2名、硕士13名。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5-8名。经过多年的建设,该科已形成学术梯队合理、学科优势明显,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心内一科全体成员襟怀一颗医者赤诚之心,在医学路上不断积极进取,解患者之忧,排患者之难,希望提供更规范、更精准、更合适的医疗服务,达到患者在现医学水平的最高获益。

新闻推荐

潍坊风筝办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本报讯(记者肖娜)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开展讨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