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实干苦干作风跨越赶超奋力在“四个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 ——滨海区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综述

潍坊日报 2017-10-16 10:38 大字

□本报记者付生

通讯员张超峰徐强

项目包靠人员吃住工地搞服务,党员干部周末时间深入基层解决问题,集中突破中央城区、华芯电子集成电路产业园、中化弘润石化、山东高速潍坊港、数字小镇、奥特莱斯小镇、新和成北方基地等几百个大项目昼夜施工、加快推进……滨海区深入落实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双放双提双转”促作风建设活动,成立八大重点工作指挥部,全面实行每个周末“四个工作日”制度,广大干部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再加力,扎实做好项目、企业、群众服务工作,以优良的作风激活跨越发展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滨海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幅居全市第一。

“滨海区严格按照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要求,把‘双放双提双转\’促作风建设活动作为贯彻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的重要抓手和具体举措,把作风建设的成效体现在推进‘四个滨海\’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实际行动上,推动滨海在‘四个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打造全市开放发展新的增长极,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滨海区党工委书记孙起生表示。

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浓厚氛围。对全区投资过2亿元、总投资1358亿元的72个在建、新建重点项目,由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区直各部门主动认领包靠推进,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滨海今年新签约过10亿元项目20个,其中有11个项目投资均过100亿元。总投资过千亿元的易华录智慧城市、国际高端药物制造基地、轨道交通产业园、环嘉集团循环产业园等23个重点项目已达成意向,将于近期签约。依托滨海蓝色优势及港口、空间优势,积极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纳入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推动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目前已有新和成工业园、弘润重芳烃、华芯集成电路等35个项目纳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党建作风建设、交通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央城区综合提升、产业链重整及重大项目建设等八大指挥部,高效推进“四个滨海”建设。依托八大指挥部,滨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各指挥部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所有项目全部列出时间表、做好施工图、签订责任状,昼夜奋战,全面掀起项目建设高潮。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月亮湾片区、白浪河综合治理二期、大学园配套工程等征地拆迁近4.6万公亩,潍坊港2个5万吨级液化品泊位提前半月投产运营,新和成北方基地、中化弘润国际原油超市、国际高端药物生产基地等10个重大项目正加快推进。

深入实施每周六项目督查日、企业服务日、群众联系日、综合协调日“四个工作日”制度,区“两委”班子成员、各街道园区、部门单位根据职责分工,深入一线服务项目、企业、村居和群众,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果在一线体现、形象在一线树立。建立健全督导考评问责机制,建立通报制度,督导有关部门加快落实,限时办结,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求不准说“不知道”“不行”“不可能”“不允许”“这个不归我管”“这事没有找过我”等六个不准说,能干事、干成事成为主流,搞服务谋发展蔚然成风。自5月份以来,滨海区党员干部先后到潍坊港、中化弘润石化等53个重点项目,中碳能源、润丰化工等48家重点企业及50个村居社区进行了深入调研,累计为项目、企业和群众解决重点问题260多项。

新闻推荐

救人是我的职责 ——记潍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陶艳丽

□本报记者单保华近日,一个名字刷爆了朋友圈。这个名字就是“陶艳丽”,她是潍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