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秒钟能接10个断线头
◥徐爱红正在包粗纱。纺织女工徐爱红不断创新,提高细纱接头速度
“手中线、身上衣”,我们身上的衣服最初都是来自纺织女工那双灵巧的双手,是她们将纤细的纱线纺出各式布料。8月25日,记者在潍坊千业色纺有限公司的细纱车间看到,值车工手指上下翻飞,接好一根细如发丝的纱线用不了3秒。1987年出生的徐爱红是厂里最年轻的技术能手,她创新接头动作,提高细纱接头速度,先后获评“奎文区金牌职工”等荣誉称号,她用汗水和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比要求还快十秒
细纱值车工的主要工作是接断头、换粗纱,做清洁,这是纺织生产线上的关键环节,有一个线头没接好,都会影响整体生产效率。这也是最为复杂难学的技术活儿,一名新手要想熟练掌握技术,至少需要反复练习3个月,而徐爱红只用了两个月,就成为新学员中第一个顶岗上任的。
2004年,17岁的徐爱红入厂成为细纱车间一名学徒,师从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韩爱娥。因为认真好学,韩爱娥对年轻的徐爱红格外严格,活儿不仅要比别人干得快,更要干得好。“要练好操作技术,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苦功夫。”师傅说的话,徐爱红一直牢记在心,她每天下班后都再练1个小时。
最初,徐爱红按照公司标准,在55秒内接10个断头,但是个性要强的她不满足“合格”,为了做得更好,她把一个枯燥的动作重复练习上万遍。“看到有很多优秀的工人能做得更快,我相信自己也可以。”经过长期不断的琢磨和练习,徐爱红创新接头方式,把接断头的速度提高到平均33秒接10个线头,最快时甚至达到31秒接10个线头,这比目前公司要求的43秒接10个线头的速度还快了10秒。
13年从未出纰漏
“速度每提高一秒,都要经过几千次练习和摸索总结,接头速度提高10秒,爱红付出了很多努力。”与徐爱红共事13年的张建云说,“爱红一直十分刻苦,比别人付出更多时间钻研练习。”
不只接断头的活儿干得好,徐爱红换粗纱的工作也干得很出色,她在入岗第一年的比武大赛中就打破了公司最快纪录。速度快很重要,保证质量才是最关键的。徐爱红决不放过一个疵点,不出一个不合格的管纱。13年来,由她经手的纱线不计其数,从未出过纰漏。
“她一个人能看6台机器,不光看好自己的,还经常帮别人干,只要发现问题,她都主动去解决。”张建云说,同事们都特别喜欢挨着徐爱红干活,因为她不仅技术好,而且乐于助人。
一台纺车有420锭,6台纺车就是2520锭,细细的纱钱在牵伸过程中容易断头,会造成相应纱锭上的棉纱浪费,断头等问题要凭工人的眼力和经验去发现。“包粗纱包不好不行,上面粗下面细的管子有一点包不好就会影响后面进程,质量也会受影响。”徐爱红说,尤其是换新品时,不允许出现一点纰漏。衣服湿透拧出水
因为工艺需要,细纱车间常年保持超过30℃的高温和较高的湿度,无论寒暑,纺织工人都身着短袖工作。一般人刚进入车间时都会感觉不适,而徐爱红和工友们像热带丛林里的蜂鸟一般,灵活地穿梭在纺车间,不时停下脚步,找头、引纱、提纱、接头……灵巧的双手上下翻飞,无数次手缠细纱的操作,让她们的手指结了老茧,留下凹痕。
细纱车间执行“三班制”排班,机器一开便不停机,值车工在工作期间得脚不停步、手不停活。“夏季伏天,车间内机器运转也散热,即使有空调,最高时也能到40℃,每天下班出车间,衣服都能拧出水。”徐爱红说,车间内虽然干净,但空气中难免会有细小棉絮,加上长时间连续工作,徐爱红的眼角都能拉出棉丝。
如今,年仅30岁的徐爱红已是优级值车工,曾在奎文区总工会组织的职工技能大赛纺织行业细纱值车工比武中荣获一等奖,还先后获评“奎文区金牌职工”“奎文区富民兴奎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荣誉使徐爱红对工作更加充满信心,她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己。创新精神使徐爱红在工作岗位上不断突破,她在速度与质量上达到统一,为产业企业效益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文/图本报记者陈静静实习生徐梅娟张建云
新闻推荐
8月28日,潍坊市迎来一次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气温随之下降,气象部门提醒市民及时添衣,谨防着凉感冒。记者王晓光摄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