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远:上了“砚石瘾”

大众日报 2020-08-21 09:52 大字

刘文远正在雕刻红丝砚。□ 本报记者 谭佃贵

通讯员 冯学文 谭朝阳

由66块精美的临朐红丝砚联袂而成的大型主题组砚“一带一路”,近日在临朐县隆重推出。这组别具一格的红丝砚作品一经面世,便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久负盛名的临朐红丝石,又做出了新文章。

古老红丝砚,演绎“一带一路”

主题组砚的作者是51岁的临朐红丝砚匠人刘文远。作品以“一带一路”为主题创意,用66块上好的红丝砚为载体,象征早期加入“一带一路”的66个国家;通过雕刻代表性图案和精炼的文字说明,形象地演绎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

置身于该组砚面前,仿佛一眼万里,穿梭在异国他乡,不同地域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早在2018年10月,刘文远在参加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合作论坛暨大国非遗工匠艺术珍品展时,遇到了文旅部的同志。他们立刻被刘文远的红丝砚所吸引。惊叹之余,他们详细询问了红丝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建议:“一带一路”是当前艺术创作的大主题,朝这个方向努力,大有作为。

这与刘文远的想法不谋而合。回家以后,他顾不上休息,立即构思设计,查阅资料,了解“一带一路”全景路线图,研究沿线各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经过四个多月的斟酌和论证,最终决定以亚欧大陆桥南、北、中和海上四个通道的国家为主体进行创作,各个国家的简介浓缩在二百字左右,用最能代表该国的形象,或动物,或植物,或建筑物,通过线雕的方式表现出来。

选料是最纠结的环节,既要追求颜色和纹理的统一,又要避免石线和残缺。好多石料仅仅因为一点点瑕疵,便忍痛割爱,令人惋惜。刘文远用了自己近二十年来悉心收藏的所有家底儿,精心挑选了66方砚料,尽最大可能地保证了作品的整体质量。

这66块砚台,倾注了刘文远的心血和智慧。

中国砚的主题图案是长城。它犹如一条巨龙,在云雾山峦之间蜿蜒盘旋,喻意龙腾盛世;砚堂中的天然纹理就像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光芒四射;砚台底座用红木精制而成,以竹节为造型,寓意中华民族刚正不阿的气节;用篆书刻“一带一路”,突出主题。

代表各个国家的砚台,造型采用古代经典的门字砚。砚额上雕刻象征图案,砚背镌刻文字介绍,做到图文并茂,简洁而不单调,富有变化却不零乱。

埃及砚以金字塔为背景,以骆驼图案点缀其间;孟加拉国砚突出孟加拉虎;印度砚体现莲花图案……充分展示了各国独特风貌。

为了这组主题砚早日问世,他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一心一意,苦心制作。经过两年多锲而不舍的努力,“一带一路”大型组砚终于问世了。

与石为缘,心诚石开

刘文远出生在临朐县老龙湾畔。秀丽的自然风光,陶冶了他的艺术灵魂;浓郁的文化氛围,熏染着他的创作灵感;家乡丰富的奇石资源,令其如醉如痴,爱不释手,爹娘说他上了“石头瘾”,不务正业,为此没少挨过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这一嗜好非但不改,反而更加狂热。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红丝石。

临朐红丝石质地细腻,纹理精美,色泽艳丽,自古以来就是制砚上品,素有“临朐红丝天下砚”美誉。刘文远与红丝石一见如故,爱得如醉如痴。为了寻求一方理想的砚料,他常常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实地探寻,或走村串巷,诚心拜访收藏大家。为了设计一款完美的作品,他时常朝思暮想,夜不能寐。即使在深更半夜,只要脑际闪过一丝灵感,他也立即披衣下床,操刀挥毫,通宵达旦。

在刘文远的眼里,每一块砚料,都是沉睡的宝贝,都是亟待唤醒的精灵,静待慧眼与神手,来赋予全新的生命。他因势利导,小心翼翼,既把每一块砚体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又保护其各自的天性,使之尽善尽美而又神韵独具。

跟世间万物一样,天然完美的砚料是少之又少的,而制砚艺人的高明之处在于扬长避短、扬长用短,将瑕疵和缺憾,妙手回春变成神来之笔。

石线是砚石中常见的缺陷。而睿智的匠人,总会突发奇想,另辟蹊径。刘文远创作的《高山流水》砚,就是巧心补拙的典范。他把清幽飘逸的石线,当作潺潺流水,雕琢巉岩山石以衬托其势,山高水长,飞流直下,动感十足,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石眼亦称石病,也是砚料中常见的缺陷,如何运用,依然体现作者的匠心所在。刘文远的《拈花一笑》砚中,巧用砚面二百多个石眼,喻作天降舍利,雕如来佛祖及僧众于云雾之中,若隐若现,使文字寓意和画面浑然一体,给人以“天人合一,妙趣天成”的艺术震撼力。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制砚艺术,不只是刻刻画画,它是集雕刻、绘画、篆刻、书法、诗词、考古、美学等诸多文化于一身的艺术综合体。在制砚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逐渐成长起来的刘文远,不仅雕工炉火纯青,出类拔萃,可贵的是他还不断兼顾书法、绘画、古典文学的学习,使其作品锦上添花,更为丰富多彩。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走进刘文远的工作室“正文堂”二楼,你会立刻被一组刻满《论语》的“竹木简”典籍所震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谆谆之言,铁画银钩,让你感觉穿越了千年时空,在与一代圣人对话。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组所谓的“竹木简”,其实非竹非木,而是一组石质的《论语》砚!是用金文、小篆、简书、汉隶等字体,在81块坚硬的红丝石上,整整刻了《论语》492章,两万多字,耗时足足两年。紧随其后,他又完成了《道德经》砚的雕刻和《孙子兵法》砚的创作……

近年来,刘文远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从2009年至今,他获得了数十项省市级甚至国家级大奖,奖品证书琳琅满目,堆满了桌案,各种荣誉称号不胜枚举。2016年他被评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获“国匠杯”金项奖;2017年被认定为大国非遗工匠。

特别是“一带一路”主题组砚,已经入选2020年10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中华大师汇”活动,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创新作品展。

目前,临朐红丝砚方兴未艾,从业人员达一千余人,店铺上百家,占据了临朐奇石市场的半壁江山。红丝砚产地老崖崮村,几乎家家做砚,人人懂砚,成了名副其实的红丝砚专业村;好多农户与砚结缘,因制砚脱贫,因卖砚致富。

临朐红丝砚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刘文远等新一代匠人手中,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新闻推荐

大通区用民生思维抓文明城市创建,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创城惠民,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

8月14日,记者前往朝阳东路采访,看到整齐规范的绿色葡萄棚一字排开,成为一道美丽风景线。“眼下正值葡萄收获季节,我们统一制...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