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里小县城缘何成为“中国铝业之都”? 潍坊临朐高端铝业集群发展经验探析

东营日报 2019-02-27 16:37 大字

本报记者 王俊杰 王文朋

编者按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德州、聊城、东营、滨州等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面前,东营如何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如何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重要课题。

潍坊市临朐县,这个被群山环绕、2013年才通上高速公路、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县,近年来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打造起产业链完善的高端铝业集群,激活了区域经济发展引擎,迸发出强劲的赶超势头。临朐发展高端产业集群的“密码”是什么?哪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近日,本报记者赴临朐进行了考察采访。

在人们的印象中,很难把临朐与“高端”、“第一”等字眼联系到一起。是的,临朐算不上经济发达县:一个有80余万人口的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足20亿元。临朐东城街道办的办公房,还是一排排平房……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去年年底,临朐人捧起了“中国铝业之都”的金字招牌!

也许,只有临朐人才能体会,这块金字招牌的来之不易:这几年,他们立足基础全力打造高端铝业集群,一个千亿级的“产业航母”已现雏形!

目前,临朐初步形成了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会展于一体的铝业产业集群。全县现有铝业企业67家,关联配套企业260多家,市场专业经营业户500多家,铝型材产能达到160万吨,整个集群2017年实现产值320多亿元。近年来,临朐先后被授予“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中国(江北)铝型材第一县”、“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产业聚集园区”、“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等称号。

随着产业升级,临朐铝业产业链不断完善,会展经济蓬勃发展。采购商在临朐可以“一站式”购齐所需产品,引领了时尚,拉动了消费。同时,当地企业与恒大、碧桂园等知名房地产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门窗、模板、幕墙等产品走俏海内外。

学深弄通政策的含金量:对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入研究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商机

国家的重大政策出台,就可能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巨大机遇。

5年前的早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临朐的决策者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

实际上,临朐铝业发展,由来已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临朐自发形成了铝型材专业市场。2003年以来,临朐抓住南方产业对外转移机遇,10多次赴南方招商,引进成立了华建等20多家大型铝型材生产企业。

虽然有了产业基础,但临朐的铝业产业长期处于中低端,外地高档铝合金门窗已卖到每平方米几千元,临朐本地产品的价格却一直停留在几百元甚至几十元。

为了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临朐人第一时间研究吃透政策,确定以铝型材深加工项目为承接重点,主动赴京津冀地区对接交流,铆足劲、靠上干、盯上谈,针对相关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工作中,临朐成立了对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了10个产业对接领导小组,多维度宣传推介,频繁赴京对接洽谈项目,邀请企业来临朐实地考察。

“2017年年底,一场企业外迁会议在北京举行,我们得知后立即制定了招商方案,马不停蹄赶往北京,与不少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有的企业当场签约。”临朐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招商经理王晓红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自2017年3月开建,还未建成厂家就争相签约入驻。如今,在临朐县的努力下,已有30多家来自北京等地的知名门窗企业入驻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

招商要善于发挥好市场主体的力量:依托骨干企业抓招商 树立“亩均论英雄”鲜明导向

招商引资没有最好的路径,只有最适合的路径。

2016年7月,北京京港亚门窗总经理熊建华接到通州区政府通知,必须于当年年底前腾退搬出。就在熊建华四处找地方时,在京出差的华建铝业集团副总裁丁三莲了解到了这一情况,并及时向集团、县里作了汇报。

紧接着,临朐县有关负责同志就赴京与熊建华反复沟通对接。2017年1月,双方签约。目前,该公司的研发、加工、生产等环节都搬到了临朐,只有销售环节留在了北京。“我与华建已经合作了十多年,华建建议我到临朐投资,我进行了认真考虑。”熊建华说。

这是临朐以商招商的典型案例。2001年成立的华建铝业集团,是国内建筑铝型材前三强,也是临朐铝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临朐创新招商办法,以华建铝业集团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国际知名品牌和国内一线门窗品牌为主要招商对象,组建专门驻点招商团队,采取“小分队、专业化、点对点”方式对接洽谈,实现了单个项目招商向“一招一片、一招一群”招商转变。

“前年,我们在北京举行专题招商会,现场对接了70余家企业,一个月内就有100多位企业家来临朐考察洽谈,一家北京门窗企业在考察结束后立即签订了合作协议。”临朐县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说。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临朐始终践行“两山论”,严把项目准入,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奉行“三不”政策,从规划源头把控结构性污染问题。与此同时,建立了“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县招商引资审核委员会作用,组织专门团队,到招引项目总部、标杆企业,看实力、看实绩、看贡献,确保了项目招引质量。

招商也有辩证法:帮客商算好账让企业盈利 为城市算好账让地方收益

资本是流动性生产要素,优秀企业是稀缺性资源,两者的共同点是追求利益最大化。

当前,各地招商引资在税费、土地等方面优惠空间十分有限,基于资本的逐利属性,哪个区域的市场更成熟、服务更到位、配套更完善,资本与优秀企业就向哪个区域集中。做好当前的招商引资工作,不仅要靠政策吸引,更要善于优服务、抓配套、强市场,打造招商引资“洼地”。

“在北京时,我的配套商分散在通州、朝阳等区。现在,配套商就在隔壁。”北京京港亚门窗总经理熊建华说,因为上下游企业在园区集聚,配套方便、节约成本,还可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行业最新信息,开阔了经营视野。

熊建华说,以前,销售市场局限在北京地区,现在市场覆盖华中、华北、华东地区。去年,公司的产能增加了一倍。

追求利益、谋求发展,是政企双方的共同目标。倘若客商落地后效益差,对于区域发展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唯有用好换位思考的辩证法,才能实现政企共赢。

对此,临朐县辩证处理“取”与“予”关系,一方面和企业一起算经营账,一方面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舍得拿出最好的资源、最优惠的政策与投资方合作,使客商落户后真正有钱可赚,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辩证处理“大”与“小”的关系,不仅看项目大小,更看项目潜力,以产业链思维选择项目,有大引大,把大项目做强,有小引小,积小成大,培育了一批极具成长性的“隐形冠军”企业。

政企合力做市场:企业市场力和政府公权力共同发力 会展经济风生水起 园区建设快马加鞭

在临朐采访过程中,两件事让记者印象深刻。

其一是会展经济风生水起。

会展场馆是展会活动的载体,场馆利用率影响场馆的效益。当前,在国内不少三、四线城市,会展场馆存在利用率不高问题,不仅制约了会展经济发展,而且导致投资效益低下,增加了政府负担。

位于临朐的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城(简称“窗博城”),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实现了全天候运转,既是国内高端门窗企业品牌展示的平台,也是消费者体验购买门窗的交易场所。

据悉,窗博城实行批发、零售相结合的运作模式,馆内汇集木门、铝门窗、铝木复合门窗等国内外行业一线大品牌,产品囊括门窗所有品类,已成为国内门窗行业展览交易中心、技术交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

自2013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临朐已在窗博城成功举办400余次大型行业交流活动,并于每年的4月、10月举办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200多家品牌商家长期进驻窗博城。借助该平台,入驻商户的业务覆盖全国各地,并远销海外,品牌知名度大大提升。

其二是园区建设快马加鞭。

园区是发展的载体,园区建设速度事关招商引资的成败。

“没想到,园区建设速度这么快!”入驻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的一位北京客商说,2016年12月,他到园区考察时,还是一片荒地。第二年8月,厂房就已建成投用。

据悉,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由华建铝业集团与临朐县政府共同出资建设。政府的参与,提升了园区的公信力和吸引力,而企业作为运营主体,则提高了园区的建设效率,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临朐整合企业市场力和政府公权力,创新推行“政府+龙头企业”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实施了园区从招商到开发建设的“PPP模式”,即政府负责搞好园区规划、产业布局、政策配套等顶层设计,企业全权负责资金筹集、园区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具体事项,真正把市场的事交给市场去做。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临朐高端铝业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目前,已形成以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城、江北建材城“两城”做引领,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中国(临朐)铝模板产业园“两园”做支撑,春秋两届家居门窗博览会“两会”做品牌的“两城两园两会”产业发展格局。

定准政府“有形之手”的发力点: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服务 2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了“服务企业经理人”

先天不足,后天来补。面对基础薄弱、交通闭塞等发展劣势,临朐人用好政府“有形之手”,通过为企业提供“衣食住行”全方位服务,让企业茁壮成长。

一位北京客商在考察完园区后,对产业配套、园区服务十分满意,但在签约前却疑虑起来:“到了小县城,孩子上学可怎么办?”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临朐县有关部门及时行动,特事特办,把这位客商的子女安排到全县最好的小学就读,促成了项目落地。

近年来,该县创新性推行在职终身制的服务企业经理人制度,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和经济部门中层干部“一对一”服务2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帮助企业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此外,临朐开展“101%服务重点项目评比”活动,在强化落实100%满意服务的基础上特别突出1%的超值服务,尤其是拿出镇街考核2000分的一半和县直考核1000分的五分之一作为绩效考核,激发了广大干部的服务热情。

集群发展的效应初步显现:推动了产业发展 增加了企业效益 加快了理念转变 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

驱车从高速驶入临朐,随处可见外地车,一个个铝业相关产业园区沿街密集布局,就连路牌底下也密密麻麻排列着一个个铝业厂家名字。

推动了产业发展:由“本地人办企业”变为“集天下英才办产业”,由“本土企业兴产业”变为“四海企业兴产业”。

走进临朐窗博城,各类门窗、家居产品门类繁多,既有入户门、铝合金窗,又有全铝家居、五金配件,有十几种分类,上千种产品,满足了顾客“一站式”购物需求。天南海北的客商集聚一堂,展示了企业品牌形象,促进了行业交流发展。

以窗博城为代表,近年来,临朐不断打破产业层次、产业人才固化,强化全产业链思维,推进产业链高效整合,因地制宜优化区域产业发展模式,变“本地人办企业”为“集天下英才办产业”,变“本土企业兴产业”为“四海企业兴产业”,催生了一批新业态、新企业。

同时,临朐依靠龙头企业不断招引“建链、强链、补链”企业项目入驻。目前,在华建铝业的带动下,已有几十家知名企业通过窗博城了解了临朐,坚定了投资信心,并在临朐投资兴业。

增加了企业效益:隔壁就是配套商,单一市场变多元,获取资讯便利及时。

“有的铝业企业到临朐落户,光运费一项就能节省上百万元。”临朐铝业最早的创业者之一、海脉国际公司董事长吴维斌说,基于产业集群的成熟和配套市场的完善,商家入驻园区后,隔壁就是配套商,销售市场由一元变为多元,商家之间相互配套、相互启发,能及时获取行业信息,对发展大有裨益。

“在临朐,除了没有电解铝,从挤压机、铝材到密封胶、玻璃等铝业相关产品都能买到。”临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冯学海说。近年来,临朐围绕配套完善产业链条,大力实施“建链、强链、补链”工程,进一步加长、拉宽、增厚铝型材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全链条式发展格局。

加快了理念转变:一家高端企业的入驻,不仅带来加工制造,更带来理念和市场。在高端企业的带动下,区域经济发展理念逐步由固化变开放,发展层次由低端变高端,走上品牌化道路。

引进高科技系统门窗公司米兰之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15年落户中欧节能门窗产业园的米兰之窗公司,采用德国门窗生产工艺生产铝包木节能环保高档门窗,产品品质达到欧洲最高标准,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和本土的门窗企业产品相比,米兰之窗的产品不是先进了一代,而是几代。”吴维斌认为,米兰之窗的引进,释放出巨大的“鲶鱼效应”,让临朐门窗一下子站在了世界前沿。

近年来,临朐大力实施“品牌驱动”战略。已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和山东著名商标24件,“山东名牌产品”18个。先后举办八届中国(临朐)家居门窗博览会,累计成交额超过20亿元。

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高端铝业集群被评为“山东省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县95%以上的铝业企业集中到园区。

近年来,临朐立足产业现状、行业优势和发展趋势,聘请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编制了《铝加工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了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发展的思路,找准了铝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工作重点和实现路径。

为推进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临朐狠抓铝型材产业园区规划,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锁定发展边界,并制定落实“飞地”政策,鼓励引导产业项目落户县级产业园区,推动铝型材企业向园区集聚,全县95%以上的铝业企业集中到园区,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整体实力。

新闻推荐

117万人次受限,“老赖”出门难了 去年全省230人因抗拒执行被判刑

近日,威海两级法院集中发放执行款,100多名申请执行人和企业领到了2616.06万元执行款。威海法院官方微信20...

临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