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林场护林员白化民守护林场平安三十余年 二十一个“与山对话”的春节

大众日报 2019-02-05 10:18 大字

□本报记者谭佃贵

本报通讯员刘明志刘瑞华

天刚蒙蒙亮,一夜霏霏冬雨停歇。“雨停了,走啰,干活去。”白化民瞄了瞄云彩,攥着他的“四大件儿”——一把柴刀、一个喇叭、一把军用水壶、一个望远镜出了门。

嵩山林场是临朐嵩山生态旅游区的核心景点,面积3万亩,境内辖桥头林区和“江北最大水杉林”崔木林区,主峰海拔765米,植被覆盖率98.2%。一到节假日,嵩山林场游客、驴友络绎不绝,尤其临近春节,附近村的村民都要去上坟祭祖——守护这片林海的12位护林员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51岁的白化民是12位护林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今春天气干燥,山上风又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夜里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心里都不踏实。”三步一个趔趄,白化民东西南北巡视一圈,看到一切正常,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从青春正茂的17岁到双鬓微白的51岁,白化民在山上度过了34年“与山对话”的日子,今年他还将在山上度过第21个春节。

“平时还好,就是过年的时候最孤独。”白化民说,自己在山上吃顿新年饺子,跟年近八旬的老母亲打电话报一声“平安”,听听家人的“唠叨”,便是最好的新春慰藉了。

山路崎岖,杂草丛生,白化民每天至少要走10公里山路,一年要走200天。这一走就是34年,累计行走60000余公里。

“这些年自己巡山走的路,够绕地球走一圈了。”白化民说,“不过现在好了,前年林场给我们配了7辆护林防火摩托车,巡山时间缩短了一半多,中午还能赶回来吃顿热饭,巡逻次数也由一天两趟增加到四趟。”

旁人看来苦累,白化民倒是乐在其中,还给记者指着瞭望哨门框上张贴的一副已经泛白的对联:“呶,我平时还自娱自乐写写对联呢!”

循着他指的方向,20个大字苍劲有力——山上守护平安苦中有甜,山下万家灯火万家团圆。

新闻推荐

临朐县残疾人“两项补贴”再次提标

本报讯(通讯员吕艳)近日,临朐县民政、财政、残联等部门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的通知》,再次...

临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临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