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助力乡村振兴 老孙和他的40年“铁牛”情
□本报记者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刘明志王建
2018年12月22日午后,在临朐县蒋峪镇安家峪村的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临朐县永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头戴青灰檐帽的当家人孙祥增正在对农机具进行保养。“社里现在有适合花生、烟草、玉米、小麦等各类农机具100多套,可以耕地、收割、还田等,比起40年前可强多了。”个头不高、脸上爬满皱纹的老孙说。
从镢头锄头到链轨车,从拖拉机到耕地机、联合收割机再到种管收全面机械化……改革开放40年来,临朐传统农耕方式逐渐被机械化的新器具所取代,农业机械化在替代人力、节本增效、推进规模经营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日益凸显。孙祥增也从最初只有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发展到现在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国示范点,见证了临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蒋峪全镇只有一台链轨车,主要用来耕地。每到春秋种地时节,即使三班倒最多耕1000多亩,对全镇十几万亩农田来说是杯水车薪。”蒋峪镇最早的拖拉机手之一,今年71岁的王玉哲说,用镢头刨,一天下来最多半亩地,从收获到耕种一忙就是近俩月,又苦又累不说,粮食产量还上不去,只能吃统销粮。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改革的号角激起了农民种地的热情。安家峪村当时人均土地十多亩,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日益增长。渴望成为农机手的孙祥增瞅准机会,借钱买了一台12马力的拖拉机,不仅解决了自家耕种难题,给乡亲们耕地也有了好收入。上世纪80年代末,他又买了一台马力更大的二手50拖拉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俺庄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一天三顿能吃上面了,蒸馒头、蒸卷子、包水饺。”孙祥增说,1980年前后,去帮忙盖屋,只有晌午吃顿卷子,早晨晚上都是吃煎饼。
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孙祥增购买农机的热情便一发不可收拾,从单纯的耕地机械到深松机械,从起垄机到播种机再到种肥一体机,农机马力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村内村外、镇内镇外、县内县外都逐渐有了他作业的影子。
2005年,临朐县开始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孙祥增的机械也越发多了起来,各类农机最多达到了70多台。2009年,孙祥增成立了永利农机专业合作社,年作业面积近2万亩。2012年,永利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农机安全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活动合作社,2013年又被原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
2015年,作为种粮大户,孙祥增领到了国家补贴11470元。2017年,他花了28万元买了一台1604拖拉机,又获得国家补贴20万元。“俺从有补贴开始就陆续地购买农机具,国家对农机发展支持这么大,自己也该为农户带来更多的实惠。”孙祥增说。
老孙给村民干活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低保户一律不收费,家庭困难的每亩便宜10块钱。“既然国家照顾了咱,咱就照顾农户,从总账来算,咱还是没少挣钱,这就叫‘双赢’。”
农业机械化不仅让孙祥增走上了致富路,还带动了58名合作社成员从事农机跨区作业,过上了好日子。“现在俺们是有吃有穿,出门有车,啥也不愁,日子过得好着哩!”孙祥增说。
“如今,临朐县已发展起农机专业合作社50多家,全县共拥有耕整地机、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农业机械26多万台,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生产率达到95%以上。”临朐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车会臣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该“退居二线”的孙祥增并没有休息,而是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衷:购买更多新机具、学习更多新技术。因为他深知,现在的农民,种地已不再需要“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靠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越来越智能化操作的农业机械。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付生85后青年尹国鹏放弃年薪20万元的工作,回到家乡临朐县柳山镇侯家河村,流转土地700多亩,开启了“...
临朐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临朐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