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记者团伙一月敲诈40余起

潍坊晚报 2018-12-18 09:44 大字

以查环保为名向临朐数十企业索要“经费”,目前八名嫌犯已被批捕

今年4月份以来,淄博男子李某某、临朐男子宫某某等人打着“记者”的幌子,以查环保名义对临朐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短时间内作案40余起,涉案价值40余万元。临朐警方经多方调查,成功破获了这个假冒记者敲诈勒索犯罪团伙。12月14日,记者从临朐公安获悉,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宫某某等八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批准逮捕。

案发偏僻山区工厂来了一伙“记者”

临朐县辛寨镇某化工厂负责人王某平日里循规蹈矩,多年来一直正常生产。但今年4月份,一伙“记者”找上门来,工厂的平静被打破了。

今年4月上旬,一辆标有“新闻采编”字样的白色现代轿车驶入厂区,径直来到生产车间。车上下来三个人,自称是山东省某农村杂志社的“记者”,并向工作人员出示了工作证及名片等资料。

三名自称“记者”的男子西装革履,有的脖子上还挂着红色的“采编”牌子。三人下车就开始工作,又是询问工人,又是实地勘察,又是拍照搜集资料,忙得不亦乐乎,过了好一阵才完成采访调查工作。在一旁的工厂负责人王某小心询问事情的原由,一名中年男子掏出一张打印出来的检举信,一脸的不耐烦,自称接到举报,该厂有严重的环保问题,要对其进行曝光。

这一消息吓坏了王某,虽然自觉本厂环保已达标,但唯恐有疏漏之处,于是主动提供各种材料,并提供礼品请吃饭,希望对方帮忙想办法。一名自称“傅记者”的中年男子开始态度十分强硬,后来逐渐露出了为难之色,并暗示需要一笔活动经费。对方胃口也不小,要价一万元,不然不光曝光工厂,杂志社“回头看”栏目还会持续关注此事。

为了息事宁人,王某犹豫片刻,只好忍气吞声同意了这一要求。同厂的员工见对方气焰太盛,提出查验一下对方的证件,但对方也不打怵,竟真取出记者证让其查验,还主动提出可以扫描记者证的二维码验真伪。经扫描发现,对方的身份信息在山东某农村杂志社已备案,这更让王某信以为真。“记者”还承诺,他们有一个共建平台,一旦被他们认可为环保单位,其他媒体便不会上门。

为消灾保平安,王某一咬牙同意了。临行前,包上一个万元红包,送上一番好话及礼品,把“记者”打发走。记者收钱后,让王某安心等待好消息,之后驱车扬长而去。

落网“记者”试图再次勒索企业时被抓获

送走“记者”后,王某越想越不对,虽然担心因为媒体报道导致工厂停产,耽误了工期,但也担心“记者”们胃口越来越大。思虑再三后,王某向临朐县公安局报案,称有人以曝光问题为由向企业敲诈勒索。

接到报警后,临朐县公安局迅速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全面铺开调查、取证等工作。

经过走访摸排,临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办案民警了解到,辖区内多家企业都曾遭遇这一批自称为“记者”的身份不明男子,他们衣着打扮比较正规,身上及采访车都有相关证件,以查环保名义敲诈勒索数额不等的钱财。“记者”以有群众举报该厂存在污染要曝光为由,进出各企业拍照勒索,企业主无法确定其真实身份,害怕被曝光影响生产,被迫花钱消灾。

民警经核实发现,该杂志社确有“傅记者”等人的身份信息,对方只是杂志社聘用的采编人员,只有提供相关素材的权利,并不能以记者身份从事采访活动。且该杂志社以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需要层层审批。确定了假记者身份后,民警对辖区内冒充记者敲诈勒索的案件进行了认真梳理,发现作案手法十分相似,认定系同一人或同一团伙所为。

经过缜密侦查,民警对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特点、手法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后,梳理出了嫌疑人的作案路线,最终确定了该团伙犯罪嫌疑人身份,但是犯罪嫌疑人居住比较分散,对集中抓捕工作极为不利。为将该团伙一网打尽,民警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对该团伙架网布控,等待其集体出动作案时进行抓捕。

由于“傅记者”等人曾提出杂志社有“回头看”栏目,民警根据经验判断,对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再次敲诈勒索企业。于是,办案民警锁定了该团伙敲诈过的企业,确定了该团伙活动轨迹,将这几人行踪尽数掌握。4月30日,当该团伙试图再次敲诈某企业时,民警将该团伙成员全部抓获归案,当场查获采编证件及作案车辆一宗。

收网循线追踪,破获假冒记者敲诈勒索犯罪团伙

在侦办过程中,民警发现除了傅某某一伙人,还有以临朐男子宫某某为首的另一伙人,他们曾和傅某某等人结伙出行。

为了尽早侦破此案,民警加大了对傅某某一伙人的审讯力度。经审讯,傅某某、谭某某和冯某某三人均为临朐人,面对证据,他们对其假冒记者身份,以查环保名义多次敲诈勒索临朐各乡镇企业、工厂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其交代,他们均没有正当职业,文化水平不高,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资深记者”宫某某,得知其有手段可以从各个企业中获利,便向其“拜师学艺”。

傅某某等人跟随宫某某一起学习“采访”,业务精通后开始独立“工作”,他以“山东省某农村杂志社”的名义四处网罗人员,寻找作案对象伺机敲诈勒索。为了更加逼真,宫某某为其办理了新闻工作证、新闻采编证等手续,并收取5900元的办证费用。

宫某某还对“记者”进行了分工:由傅某某任小组组长,冯某某管账目,敲诈勒索所得按照比例分配,剩余30%作为日常开销及向宫某某缴纳管理费用。

经进一步调查发现,2017年以来,宫某某组织王某某、刘某某、郑某某、李某等人,以某杂志社或某法制网记者的名义,交叉结伙多次到临朐县城关街道、冶源镇、五井镇等地企业,以查环保为名敲诈勒索钱财,涉案价值巨大。5月24日,专案组民警兵分多路,对该团伙成员进行集中抓捕,全部涉案人员成功到案。

此外,民警调查发现,自2016年开始,宫某某经人介绍与淄博男子李某某结识,并通过跟随李某某“学习”,以记者的身份进行敲诈犯罪。9月21日,专案组成功收网,将李某某抓获归案。

交代招收“门徒”,指使他人进行敲诈坐等提成

面对证据,李某某、宫某某等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其交代,李某某、宫某某等人通过花钱或其他方式办理了“山东省某农村杂志社”“某法制网”等媒体的证件后,驾车流窜至县市区的偏僻山区,主要寻找有烟囱往外冒烟或者往外排污水的企业。他们既没有专业的检测设备,也不懂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标准,在未确定企业排放物是否超标的情况下实施敲诈,竟然频频得手。

由于几名犯罪嫌疑人文化水平都不高,没有办法写出真正的曝光性文章,于是选择从网上批量下载举报信,然后发放到各个企业中。为了让自己的身份看上去更有真实性,几人花几千元甚至数万元办理媒体证件,还特意购买了一身得体的西装。

宫某某等人一到企业后,先采取拍照等手段震慑住对方,然后暗示企业主可以用钱摆平一切。如果遇到厂区十分干净整洁,对他们的敲诈不予理会的企业,就调头走人。可许多企业都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花钱消灾,他们认定对方就是为了敲诈而曝光,但不愿意声张,类似的心态在被敲诈勒索的二三十家临朐企业里非常普遍。因为担心银行转账暴露其身份,宫某某等人只肯接受现金。

为了能对企业进行反复敲诈,犯罪嫌疑人还想出了“回头看”的栏目,称将反复查看对方的整改情况。为了进一步非法获利,李某某和宫某某还招收“门徒”,传授敲诈勒索技巧,然后坐等分成。今年4月份以来,宫某某等人以查环保名义对临朐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短时间内作案40余起,涉案价值40余万元。

12月14日,记者从临朐公安获悉,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宫某某等八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批准逮捕。

本报记者宋树云通讯员贺超叶强孔印

新闻推荐

风萧萧兮刺骨寒 还有雪相伴

上一场冷空气刚收尾,新一轮降温接踵而至本报讯前几日的降雪羞答答,但过后出现了大降温,在沂山等地出现了冰瀑和大...

临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