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六年 他已花了上千万
闯关东致富的王传平回到临朐老家,致力打造生态旅游
在临朐县寺头镇石河头村,有一位倔强的“造林狂人”。六年来,他自掏腰包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昔日光秃秃的石头山已是绿阴覆盖、风景秀丽。他就是石河头村致富能手王传平,如今57岁的他誓要把荒山僻岭变成“世外桃源”,给家乡百姓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记者探访
绿树掩映湖水荡漾
近日,记者跟随市林业局、临朐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来到临朐金鸡山。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前行,山间排布着浓淡相交的农田,路边绿树成荫,山顶郁郁葱葱。站在半山腰俯瞰,在绿树掩映中,石河头湖碧波荡漾,与湖边的红瓦房遥相呼应,俨然一幅秀丽风景画。
六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座光秃秃的荒山,现在的景色是王传平奋斗2000多个日夜的成果。
17岁时,王传平独闯关东,通过艰苦创业,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富商”。说起荒山造林的初衷,王传平坦言,儿时的经历让他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看到家乡光秃秃的荒山,他心里不是个滋味,于是暗自发誓要把这片荒山变个样。
2012年,王传平毅然回家成立了临朐县石河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拿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在国外经商的外甥支持的100万元,他跟村里签订了承包2400亩荒山的协议。从此,他把家安在了山上,开始了造林之路。
造林致富路
筑路钻井引水上山
种树先开路,王传平买来了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将进山的羊肠小道修成了一条5米宽、1100米长的大道。他还亲自驾驶挖掘机和翻斗车开山辟路,在3年时间里开挖出了20公里的环山公路。山壁陡峭,王传平在开凿山路的过程中多次遇险,但倔强的他始终不服输。
说起种树,大多数人觉得不是件难事。可是由于金鸡山缺水,土壤瘠薄、风沙又大,头年种上的6万多棵树苗,成活率还不到30%。王传平请来了专业钻井队,经过多次失败,才在沟底打出了两眼130米的优质深机井,建起了蓄水池,铺设了6000米的管道,三级提水,引水上山,不仅保证了种树、护树使用,还让全村人吃上了水质良好的自来水。
“这山上栽的都是小树苗,容易成活。”王传平边种树边摸索金鸡山上的种树之道。
六年如一日,王传平扎根在了金鸡山里。如今,这2400亩荒山已经变成拥有30多万棵侧柏和黑松的“金山银山”,昔日的“穷山恶水”悄悄变了模样。
生态农业造福乡亲
石河头村因地处寺头镇石河的源头而得名,耕地少,而且多是山岭薄地。原来村里有五六百户人家,而今大多数年轻人离乡讨生活,留守在村里的还有不到两百户,靠种一点丹参、黄芪等药材维持生计。
“我在这里长大,打记事起,家里就缺吃少穿。父母过世早,我们兄弟姐妹七个还要过饭,当年村里乡亲的照顾让我今生难忘。”王传平说,看到老少爷们守着大山依然过着穷日子,他有了更长远的打算,他要搞生态农业开发,带领乡亲们拔掉穷根子、摘掉穷帽子。
王传平聘请家境贫寒的十几个乡亲为公司长期雇工,他还关心留守老人的生活……几年来,他每一项开发项目都立足为乡亲办实事办好事。
王传平从事的这项荒山绿化事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仅需要资金上的支持,更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才能见成效。“生态环境才是真正造福子孙后代的长久之计。”望着远处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木,王传平意味深长地说。
家人亲友鼎力支持
六年来,王传平用在荒山开发上的资金已达1000多万元。有人不理解,有人说他傻,可他全不在乎。“家有万万贯,也是一天三餐。乡亲们走不上富裕路,我就是在外面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价值?”王传平说。
王传平能坚持造林,离不开家人的鼎力支持。除了外甥自始至终的资金和精神支持,大哥王传虎、二哥王传峰和侄子媳妇的帮助,更离不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今年80岁的王传虎每天4时多就起床骑着电动车巡山;今年72岁的王传峰此前在铺设管道的工程中两次受伤,摔断4根肋骨。
“我赶上了好时候,国家和我们临朐县都这么重视生态和乡村建设,我更加有信心了!”说起远期规划,王传平说,他将再流转2000亩荒山继续造林,计划用两年时间让镇上的荒山全都绿起来。以后还要进行景区建设,购置游览电动车,建设生态旅游区。
望得见山,看得见绿,树下凉亭里、广场上,人们快乐地生活,这也许就是王传平带领乡亲们共同追逐的幸福生活吧。文/图本报记者陈静静通讯员申燕祥
新闻推荐
物联网连接数超过320万,在智慧农业、智慧抄表、车联网等领域中居于行业领先地位一年一度的“5·17世界电信和信息社...
临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朐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