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奔小康 道路先通畅

潍坊日报 2018-05-19 09:49 大字

□本报记者付生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骑电动车都东倒西歪,来了收菜的,车都掉不过头来。”临朐县柳山镇庙山村村民张建才种着3亩蔬菜大棚,柳城路是他每天到大棚的必经之路。他告诉记者,今年镇上投资对道路进行了升级改造,车直接开到地头上,运输方便,收购商也愿意来,蔬菜价格跟着涨。“我又在柳城路沿线购买了一个2.5亩的高温大棚,盘算着种西瓜,一年挣个10万元不成问题。”张建才说。

加快乡村振兴,临朐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把硬化绿化村路,打通致富山路,维护县乡道路作为改善交通、富民美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构建了一个以7条县道、25条乡道、306条村路为核心的农村交通网络,不仅解决了农民出行难题,还铺就了农村致富快车道。

在九山镇牛寨村长15公里、宽6米的铜牛路上,进山旅游的外地车、出山送货的本地车来回穿梭。“铜牛路的通车让牛寨5000亩荒山变成‘花果山\’,仅苹果一项,村民就年人均增收4600元。家家户户买了车,还出了一批经纪人和运输户。”村党支部书记高玉亮介绍,村里还发展起了乡村游,建起了农家乐、采摘园,真正实现了“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

老乡奔小康,道路先通畅。道路的通达为临朐的乡村振兴增添了动力。九山镇至县城几十公里公路两侧,“薰衣草小镇”九山的旅游观光、生态林果产业;“红香椿之乡”寺头的红香椿、中药材产业;“十八度温情小镇”冶源的渔业养殖、西瓜大棚产业……广大农民背靠交通大动脉,加快推动各类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从中受益匪浅。

以主要公路为干线,以各村村通道路为支线,各镇街也在纷纷行动,立足实际、突出质效,加快培育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带产业群,特别是南部山区的生态旅游、苗木花卉等五大林业产业集群,年产值高达7.6亿元。

日渐完善的公路网正成为村民的“致富路”,贴心维护更需上档升级。作为全省第三批“农村公路网化示范县”,临朐大力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0条,完成隐患整改里程310公里,精心布设交通基础设施景观化格局,保证了道路的畅行无阻和环境安全。

新闻推荐

观艺术精品 品大师工艺

□本报记者邵光耀文/图潍坊是齐鲁文化和传统技艺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厚。4...

临朐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朐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