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区农村“新变化”

潍坊日报 2017-10-14 09:21 大字

□本报记者贺德良

通讯员王建

临朐是革命老区,这里青山绿水,风光秀美。与这片风光相映衬的,还有这里日新月异的每一处乡村。

大村小庄闹起“厕所革命”

抽水式马桶、太阳能淋浴、自来水洗脸盆……很难想到,这些城里的卫生间“标配”如今已悄然走进了临朐西南山区。“以前用的是旱厕,夏天臭烘烘的,苍蝇蚊子嗡嗡飞。现在好了,厕所没味了,既干净又卫生,待遇和城里人一样了。”九山镇大花龙潭村村民王金玉合不拢嘴。

在岩石上安家、分散居住的北牛寨村得益于厕所及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试点项目,如今148户村民的厕所及生活污水经管网连接,在村外由大型综合生物处理器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成为潍坊市首个实现污水一体化处理的山区村庄。

“农村旱厕改造项目,2016年共1504户,涉及大花龙潭、栗兴、白沙等12个村。2017到2018年,分配任务2200户,计划年底全部完成。”九山镇党委委员张建永介绍说。

改善村容村貌是美丽乡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今年以来,临朐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实施“三清四改五化”工程,大力实施改厨改厕、街巷硬化、墙体粉刷等改造工程,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各具特色、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

百姓生活多了“文化套餐”

嵩山生态旅游区新合村村民徐守亭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村文化广场上转一转。“在这儿乘乘凉、拉拉呱、跳跳舞、交流交流庄户地里的事,真好啊!”而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则以龙湖公园为依托,修建了4800平方米的休闲活动广场和3000平方米的娱乐文化广场,将龙湖公园建设成了惠及龙东村、龙岗西村等周边10余个自然村14000人生活的文化休闲“乐园”。傅家李召新建了1500平方米的文化大楼,配套建设百姓大舞台,每年自编自演文艺演出达20余场次。

近年来,临朐以文化广场、文明一条街、文化大院“三大阵地”和文化墙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阵地。同时,不断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室、村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宣传栏、妇女儿童家园、电子阅览室等文化休闲场所,硬件的升级带来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日渐繁荣,农村文化惠民筑基工程成效明显。

群众办事享受“保姆服务”

前不久,辛寨镇大张龙村村民苏兆福到辛寨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办理意外伤害证明,不到十分钟,所有手续全部完成。“以前办个事,村里、镇上来来回回跑好几趟,耽误工夫不说,还不一定能办成。现在好了,几分钟就搞定,真是方便!”苏兆福对此赞不绝口。

为提高办事效率,方便服务群众,辛寨社区配套建设了便民服务大厅等功能室,将6个中心村的人力、物力资源整合到社区,并下沉12名镇干部为群众提供经管、民政、社保等6大类54项服务。对必须到场办理的事务开展“一站式”服务,对无需到场的,镇村干部代为办理,让群众少跑腿又省心。

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临朐还积极开展农村新型社区示范创建,打造“样板社区”:把邮电、医疗、银行缴费、物资购销、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经营等业务纳入社区服务范围,设立代办点,配备代办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五通”服务;在社区成立志愿、科技、农事等服务队,设立“四点半学校”,积极开展无偿服务;积极推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向社区所辖村延伸,实现“实体化”、“一站式”服务。

目前,临朐已经建成农村新型社区23个。到2020年,临朐将建设64个农村新型社区。农村社区正成为便民利民主阵地。

新闻推荐

双节假期 外来零工没歇班 城区多个劳务市场务工人员没减,装修旺季到来先赚钱

10月6日、7日,记者走访城区多处劳务市场,发现“双节”期间,外地来潍坊打零工的劳务人员依然坚守“岗位”接活。他们纷纷表示,国庆假期是装修旺季,为了多赚些钱,他们选择留在潍坊,等着节后再回家...

临朐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