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吃上“营养餐”新科技助力春耕

潍坊晚报 2022-03-07 10:47 大字

□文/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伟丽通讯员王喆文

不负春光,抢抓农时。近日,记者在高密采访时看到,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上,新科技新技术正成为当地春耕画卷中那抹最亮丽的色彩。

3月2日,记者来到高密市大牟家镇一处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已铺设好滴灌管道的2000多亩小麦田里,肥料正通过灌溉水直入小麦根系,沐浴着春日暖阳,返青的小麦美美地享受着开春“第一餐”。

“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每亩地能节水30%以上、节肥15%、降低成本10%,增产100斤到150斤。”高密市丰俊粮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风俊表示,这几年来,该项技术的使用让他们着实尝到了甜头。目前他们正在加紧铺设滴灌管道,力争3月上旬全部完工,让合作社两万多亩小麦通过新技术“吃”上“营养餐”。

高密市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99.5万亩左右。去年,该市利用太阳能和5G数字远程传输技术等科技手段建立了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农技专家可据此快速地为作物生产开出“营养处方”。“通过这个设备,我们手机一扫码,就知道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特别方便。”刘风俊说。

在青农湾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一处长桑果果棚里,弯弯的长桑果已开始成熟,煞是诱人。令人惊奇的是,这个棚里竟然没有劳作的工人,全部采用自动化。“不仅长桑果棚,这里所有大棚都是全自动化的。”该负责人介绍说。

该项目总规划3000多亩,目前已建成9个大棚,种植了长桑果、油桃等多种水果,致力于打造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带动更多农户在这条产业链上致富。

新闻推荐

高密:手握订单“加速跑” 努力迈好第一步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秋德通讯员王晖跨进2022年,高密市各工业企业手握订单、信心十足,开足马力...

高密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高密,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