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凭一张身份证 老于办妥了低保

潍坊晚报 2021-10-21 08:44 大字

“没想到光凭身份证,我就顺利办好了低保。”借住在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姐姐家的老于,仅凭身份证,打了一通电话后就迅速办好了低保和临时救助,这让他十分惊喜。老于的惊喜来源于潍坊市“放管服”改革的有效推进,市民政系统以“信息核对”为突破口,开发“潍坊救助”小程序,在全省率先探索打造“全领域核对”综合社会救助新格局。

□文/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韩镇

高密民政实行全领域核对,为老于解决难题

老家高密的老于今年51岁了,未婚无子女,也未缴纳医保,在诊断患有糖尿病足疽后无法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随后向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民政办公室提出低保申请。但老于之前常年在外地生活,能够提供给民政部门的信息只有一张身份证。

在接到老于的低保申请求助电话后,高密民政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核实,调查中发现老于没有固定住所、没有稳定收入,没有病历和医疗支出,除了身份证以外没有任何材料,并且因为在外地生活几十年从来没有回来过,村民都不了解他的情况,邻里走访也没有任何有效的信息。

基于老于的实际情况,高密民政决定实行全领域核对,容缺办理低保。根据老于签署的《潍坊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承诺授权委托书》,迅速发起核对流程,当天即收到潍坊市级返回的核对报告,包含车辆、房产、社保、公积金、农机、银行存款等40余项各领域信息;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线下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主动联系青岛第九人民医院确认老于的诊断情况,又通过核对报告提供的基础信息,联系到老于务工的青岛三宝粥店店长,全面了解老于的日常生活情况。最后,根据高密市民政局最新制定的社会救助信用承诺制实施办法,以当事人自述为基础,以核对报告为审批依据,于7月26日为老于办理了低保待遇,同时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应急性、过渡性和补充性作用,给予老于“急难型”临时救助金2000元。

同时,高密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及时召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会诊”,多部门联动响应,联系税务、医保、医院等多单位为老于办理了医保、住院手续等。8月上旬,老于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开发“潍坊救助”小程序,救助业务“掌上办”

除了和老于一样需要现场办理的社会救助可以凭身份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外,针对更多需要网上审核办理的社会救助业务,潍坊市民政局还依托现有核对系统数据源和覆盖面,搭建“潍坊救助”微信小程序核对平台,将民政、住建、医保、应急、工会、扶贫、教育等部门的12项救助业务纳入核对范围,建立完善以各部门核对需求为基础、以核对系统为核心、以小程序为载体、以协助各部门救助审批为最终目的的综合社会救助格局。

普通群众可通过微信自主提报核对需求,核对结果以报告的形式直接下发到住建、医保、扶贫等部门,告知提醒各职能部门群众的申请意向和家庭经济状况。利用微信平台便捷性,引导困难群众利用小程序自主申报社会救助,真正实现了社会救助“掌上办”,实现救助服务“零距离”。为应对社会救助群体年龄偏大,手机使用困难的问题,积极发挥村居社会救助协理员功能,做好微信小程序推广应用、帮办代办和信息采集等工作。

“潍坊救助”微信小程序优化了时间、场所、人员对救助业务的限制,将当事人的申请意愿直接展现到审批人员面前,为各救助主管部门提供了“潜在救助需求”信息,方便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主动发现”工作。微信小程序增设了“亲朋代办”和第三方评估公司申请入口,变“被动”核对为“主动”发现,大大拓宽了“主动发现”的工作渠道。

从“多份证明”到“一张身份证”,从社会救助现场办到“掌上办”,这是潍坊市推行社会救助全领域核对的成果所在。据了解,自2020年至今,潍坊市共开展核对311261人,覆盖10个部门的15类救助项目,有力推动了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在全省率先探索打造了“全领域核对”综合社会救助新格局。

新闻推荐

把企业的“难题”当“课题” 高密市密水街道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大众报高密讯(通讯员王喜进赵勇)9月中旬的一场大雨,给高密市密水街道亚东鞋业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因下游排水...

高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密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