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三步棋”

潍坊日报 2021-03-26 08:38 大字

□潍报全媒体记者王瑗文/图

人勤春来早,耕作正当时。一亩亩粮田翻出新泥,一粒粒种子撒入大地,潍坊大地奏响春耕进行曲,按下粮食生产快进键,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潍坊市作为农业大市,是全省粮食主产市之一,面积和产量一直稳居全省前五位。近年来,潍坊市坚持把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保障民生的“压舱石”,采取强力措施,实施增面积、增产量、增效益“三增行动”,全力以赴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2020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25万吨,连续五年稳定在421万吨以上;单产422.87公斤,增长2.18%,创近年来新高。粮食储备总规模居全省第2位。

潍坊市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紧紧抓住粮食产业这个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在产业提质增效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以粮食安全为保障、粮食产业发展为带动的乡村产业振兴新路子、新模式。

稳面积、提质效,保障粮食生产根基牢

粮食生产是潍坊市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作为农业大市的潍坊是全国的“米袋子”,在全国稳产保供、稳价稳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三五”以来,潍坊市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印发《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针,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5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5万亩。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42亿公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49公斤以上,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新建成高标准农田44万亩,项目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141万公斤。

先后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项目9个、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5个,累计辐射带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面积140万亩,集成推广了小麦玉米周年绿色高质高效规模化生产技术模式,推广了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深翻整地、播后镇压等多项节本增效技术。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20万亩,2020年小麦平均单产425公斤,玉米平均单产506公斤,均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42.5亿公斤,增长0.92%。

“潍坊市是全省第五大粮食主产区,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50万亩,要从国之大者为重、国家安全为要的政治高度,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好、抓严粮食生产。不能简单地认为调整产业结构就是压减粮食面积,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决定耕地用途,在粮食生产问题上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保护粮食生产区。”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祖领在全市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着重强调。

粮食生产的压力不容小觑。潍坊市南山北滩,雨少即旱、雨丰即涝,淡水资源不足,有100多万亩中低产田,其中50多万亩红板岩地貌不能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单产不及全省平均水平。

潍坊市人均耕地仅为1.29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复种指数高达1.65,耕地负担重,这也是客观现实。稳住42.5亿公斤的产能既需要人努力,也需要天帮忙,一旦遇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产量就会出现下滑。

同时,由于种粮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遏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1007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形势严峻,困难、压力都很大。

压力虽大,扛起粮食大市的责任和担当不变,潍坊市扛牢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米袋子”“菜篮子”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启动实施红板岩地区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工程,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提升收储调控和供应保障能力。

今年,潍坊市将粮食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实行党政同责,严格奖惩,完不成任务的按失职渎职问责。

全面实行“田长制”,将原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调整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监管员,推行“网格化”管控机制,严防基本农田“非粮化”。一项项硬措施已经写入市委“一号文件”。

一分分一亩亩的粮食播种面积如何落实到乡镇街道、落实到村庄社区,落实到田间地块、落实到具体品种?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如何种粮、如何增收?

带着一个个问号,近日,记者跟随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来到高密市阚家镇尚义官庄村。

该村共有村民251户、680人,其中党员25人。全村共有基本农田76.8公顷、一般耕地21.33公顷。近年来,单一分散的传统种植业使该村村民收入单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微乎其微。大部分村民为摆脱困境,外出打工,因此,该村空心化严重,村“两委”难以应付各项支出,日常运转举步维艰。

穷则思变。为了改变落后局面,尽快推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该村自2019年9月份开始,在阚家镇党委、政府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支持下,与龙头企业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缔结“姻亲”,大力试点“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模式,通过流转全村126户的42.9公顷土地,加入到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创办的麦乡合作社中,成立了麦乡合作社尚义官庄分社。

企业有需求、更有责任。生产基地位于阚家镇的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和经营需求,建立了麦乡合作社,为各村土地流转、村民变股民搭建了平台,带动了区域乡村产业振兴。

麦乡合作社负责人唐绍山告诉记者,望乡食品要打出自己的品牌,需要生产基地;需要保证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质量;需要健全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公司在周边农村选择生产基地,不仅为了自身需求,更是为了带动周边农民一起走上致富路。

在动员村民加入合作社时,尚义官庄村党支部一班人从动员村民入社到第一批小麦按标准播种成功,总用时55天。最终,他们促成了土地流转,建立了麦乡合作社尚义官庄分社。分社成立理事会,对各项事务严格监督管理;分社财务公开透明,收支两条线。

在麦乡合作社尚义官庄分社成立后,村民收入从单纯的“看天吃饭”变成了“保底+分红+工资”的多元收入。与此同时,还解放了村内劳动力,使村民能够腾出精力外出务工。

互利共赢,年终分红。麦乡合作社在运营中统一机耕、收割,统一使用农药、化肥,统一灌溉,统一用工……不仅确保了产品质量,还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收益。尽管小麦在2020年春天遭遇冻灾、在夏天又遭遇涝灾,但是合作社仍取得了不菲的收益。

麦乡合作社按照“租金保底+盈余分红”形式,以“5442”比例分配土地收益:即每亩土地每年以500元保底,当年盈余按农户4成、合作社4成、村集体2成的比例进行分红。尚义官庄仅2020年一年,流转的土地就产出了48.3万元收益。

2020年12月28日,麦乡合作社在尚义官庄村委会院内组织现场分红。其中,合作社和农户各分得19.32万元,村集体分得9.66万元。至此,尚义官庄村集体全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6.6万元。村集体有了钱,村内各项事务得以顺利开展。

高密市发挥为农服务中心平台作用,积极探索以土地托管服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途径。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充分发挥为农服务中心网络作用,开展“保姆式”“菜单式”土地托管,实施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促进粮食增产节支提效。

高密市宏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行“村庄整建制生产托管”,实现农民、村集体、服务主体“三方共赢”。

2015年,高密市供销社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宏基农机专业合作社、宏基农机培训有限公司共同注资成立了高密市宏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600多万元建设了咸家为农服务中心,配置高标准的农资库、农机库、农民培训中心、农产品零售厅和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开展两种形式的生产托管服务——

第一种是针对惜地农户的初级版订单式多环节服务,由村“两委”牵头组织农民统一购买耕种、植保、收获、烘储等环节服务;

第二种是高级版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托管服务,由村“两委”牵头,组织农户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委托服务中心开展“全托管”服务,即由村“两委”牵头组织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将土地进行统一整理,开展“保底+分红”的规模化经营。宏发公司与村“两委”签订《土地托管合同》,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耕种管收全程服务,村“两委”组织部分农民负责日常的田间管理。

同时,为提升农机作业水平,宏基公司与农机部门合作,成立了高密市农机培训学校,去年先后承担了“山东省农机手实用技术培训”以及“山东省烘干基层体系建设培训”等一系列政府惠农培训项目,有许多受训人员成为整建制土地托管队伍中的骨干。

公司业务总经理刘杨告诉记者,通过大型农机作业提高劳动效率,节约机械、人力等投入,开展全程服务的土地每年每亩可为农民节省成本260元到280元;通过绿色防控、飞防作业,降低农药用量20%,病虫害有效防治率超过97%,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提质增收,实现了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潍坊市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92.3%。从宏基可见一斑。

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为其提供全程或“菜单式”专业化服务,引导粮食生产向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共培育农民合作社22958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3570个,规模流转土地452万亩,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68%,服务粮食作物面积达到538.7万亩次,有效回答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时代之问。

精管理、善经营,确保粮食安全底气足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潍坊市不仅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还将农业现代化落在全产业链条和新型经营主体上。记者跟随市农业农村局调研采访的所见所闻印证了这些话。

来到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村,春日的乡村,是一望无垠的绿,生机勃勃,十分养眼。

这是个城边村,全村有2000多人,村民大多到城里打工,土地一度荒废。2016年,村里成立了十字路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的土地直接交给合作社打理。成立合作社后,村里的6个家庭农场也一起合并到了合作社,现在光小麦种植面积就达3600多亩。

十字路村在种植上也一度走过弯路,村党支部书记王富升说:“以前看到别的村施肥,我们就施肥,别的村浇灌,我们也浇灌。”长期大水漫灌造成了水肥资源的严重浪费。

现在再谈起种植技术,王富升娓娓道来:“参加农业局开展的培训活动后,大家才慢慢摸索到了经验。自从成立合作社,我们统一到质量优、价格低的正规厂家购肥,统一使用无人机施肥,大大节约了成本。”

正是水肥一体化技术将施肥和灌溉精准结合,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同时也让越来越多像十字路村这样的村庄,走上了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药化肥负增长、建设生态文明的康庄大道。

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大棚使用传统的人工浇水方式,需要2个人共同工作1天多,而用上水肥一体化管理机,仅需20多分钟就能全部浇完,并且原先需要水20多立方米,现在只需10多立方米就能完成。

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资源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明显,实现了节水节肥、省时省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力,亩均节水40%-60%,节肥30%-50%。同时,还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流失,减轻了对地下水的污染。

王富升的话也印证了这些观点,今年他专门做了试验,看看用施肥罐后越冬情况如何,事实证明,虽然遇到严寒天气,但是效果非常好。

3月18日,记者来到地处昌邑市柳疃镇北部的青阜村,也是满满的绿色。原来这片土地由于盐碱化严重,加之近年来缺水干旱,粮食作物收成较差,不少土地被撂荒。但眼前的绿色已经找不到荒凉的影子,昔日被撂荒的盐碱滩如今变为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吨粮田,绿油油的小麦正勃发着旺盛的生机。

巨大的改变背后有一个“推手”,就是青阜农业公社负责人、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德东。

“我是青阜村人,看到土地撂荒心里别提多难受。前些年,在做企业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就回村流转土地搞起了规模化种植。2017年,青阜村委和全体村民又以土地入股,共同组建了土地股份制企业——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孙德东这样说成立公司的初衷。

青阜农业公社是依托昌邑市阜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昌邑市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阜村委、宏丰农机等5个单位成立,如今已成为一家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经营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综合体。

在孙德东的带领下,青阜农业公社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两种方式整合土地资源,进行规模化种植。围绕搭建“3公里服务圈”,大力推进土地托管服务。一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和机械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行小麦、玉米、大豆、苜蓿、棉花等作物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实现良好的规模效益。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对全村1883亩土地进行流转入股,每年每亩土地保底400元,年底再按股权份额及公司盈利情况获取效益进行二次分红。

目前,青阜农业公社已流转土地4万亩,涉及12个村2200余户农民。另一方面,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属的前提下,采取“全托”和“半托”的方式进行大规模标准化经营。

青阜农业公社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里实现了“荒漠”变“绿洲”。

盐碱地变良田,淡水是关键因素。青阜农业公社在地下水质较好、水源充足的姜家堤子村打机井40眼,从40公里处进行“南水北调”,打造青阜农业公社的“群井汇流”工程。同时,在村内修建蓄水库27个,全部进行防渗处理,修建两个泵站,使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建了6个烘干塔,还有一万多平方米的粮库。

发展现代种植业,节水灌溉是确保高产高效的必备条件。站在青阜农业公社流转的土地上,记者注意到,小麦田里每隔十几米就竖着一台喷灌设备。这是青阜农业公社引进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全部接入智慧化监控平台,根据农作物需水量随时调节水源供应,大大提高了水源利用率。

孙德东先后投资2000万元,在7.8万亩广袤的田野中建设大大小小水库湾塘29个,全部做了防渗处理,把附近村庄和田野沟渠中的雨水全部收集到水库中,最大程度地减少了雨水流失。这些水库保证了旱能浇、涝能蓄,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缺水问题。其中最大的一个水库容量达200万立方米,并安装了提水设备,俨然一个小型的水利工程。

通过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水肥一体化应用等举措,目前基本达到了粮食稳产增效,昔日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肥沃的吨粮田。

在潍坊,越来越多像青阜农业综合体一样的新型主体挑起粮食安全的大梁。因地制宜、蓬勃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把粮食安全这个“压舱石”筑得越来越坚实。

育良种、做产业,广袤沃野奏响丰收歌

时间见证前行,奋斗浇灌沃野。

去年,潍坊市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49公斤以上,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41.3万公顷。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要达到1010万亩、总产达到85.42亿斤目标。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至,正是春耕备耕的大忙时节,也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

潍坊市抓住春播有利时机,千方百计扩大春播粮食面积,一个地块一个地块、一个作物一个作物、一个品种一个品种研究,努力挖掘面积潜力,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管理,维护好农民权益和市场秩序,力争全年粮食种植面积高于去年。

初春时节,山村正美。来到昌邑市英杰家庭农场时,已经到了黄昏。太阳向人们展示着和煦的余辉,夕阳洒在田野上,如同抹上了一层金粉。

昌邑市英杰家庭农场建于2017年1月6日,目前农场总流转土地面积151亩,承担着昌邑市小麦、玉米的品种展示示范和推广工作,以及先进农机、农技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农场是为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起来的经营主体,通过小麦、玉米品种展示、示范这一平台,积极宣传贯彻国家对农业的方针政策,积极向农业从业者传递农业发展的科技动态及市场信息,鼓励职工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农民向职业化,农业种植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进程。

农场负责人杨照庆说,为了选出优质小麦和玉米品种,他们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播种施肥、浇水及植保管理,按照省种子站指定的观察记载项目标准要求,进行观察记载作物生长状态,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取样测产,及时整理汇总生育期数据,并将数据信息上传到“种宝”APP中,及时撰写品种展示工作报告。从小麦播种、出苗、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等,一直到成熟期,每一个环节,包括病害虫害,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观察记录,一年至少要达到几万条。

种子和耕地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两藏”战略的两个要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把这两个要害抓住了,才能从基础上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而英杰家庭农场所做的这一切工作,恰恰切中这一主题。

“这需要工作人员极强的责任心,我们最终目的就是选择真正适合在昌邑这片土地上推广的产量高、抗病的好品种。通过对小麦、玉米品种跟踪评价工作,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淘汰不适宜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杨照庆说。

走近山东菲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试验田,一片片绿油油的小麦让人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不是普通的小麦,这是菲达6号,是公司经历了十几年自主研发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在多年试验中,亩产达到800公斤,并且在抗病性、抗倒性表现优异,尤其抗白粉病、面粉白度方面表现突出。

菲达6号参加了2020-2021年山东省小麦生产试验,今年有望通过省审定,将打破潍坊近20年没有小麦新品种审定的历史。

这家成立于2004年的集小麦种子科研、繁育、推广于一体的种业科技公司,持续发力国产种子的研发,新品种不断诞生,8个小麦新品系先后进入山东省、国家黄淮海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

目前,公司自有小麦种生产繁育基地200亩,实行土地托管和土地流转及公司+农户模式,建设小麦种繁育基地10万余亩,年小麦种产能达到4000余万公斤,种子销往周边及聊城、德州等省内20余县市区。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产业,也可以改变世界。越来越多像菲达这样的本土种子公司,在创新研发的道路上破茧成蝶,助力潍坊农业现代化,让粮食生产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百年大计,应以土地整治(平整连块)、水利建设等为重点。这是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的关键基础,也是提高地力和亩产的基础。

今年33岁的魏蒙,大学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学农业的父亲给他提供了一个消息:高密市有两块面积150亩的土地要外包,管理好种植、收获等环节,一年差不多能赚10万元。从小跟着父亲,对土地和农业有很多见识,于是,这个文质彬彬的大学毕业生,于2011年秋天,在承包的300亩土地上种上了小麦种子,也播种下了自己的希望。

第二年麦收季节,魏蒙收获颇丰,收入了近10万元。他说,在农村的土地里,他沐浴着日照、清风,打心底里喜欢这股味道。他成了新一代“新农人”的写照。

如今的魏蒙已成为高密市志丰优质小麦生产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亩,建成高标准农田,主要从事小麦良种的繁育与推广,10年来与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山东鲁研良种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先后推广繁育良种56个,累计为社会提供优质小麦良种4000多万公斤,为基地农户增收1000多万元。

潍坊市扶持发展全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培强龙头企业连农、带农、扶农能力,带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多年来始终如一,在面制品全产业链深耕细作,让一粒小麦衍生出一条全产业链。

原料质量是优质产品的前提。为保障小麦的品种及质量,望乡食品提出打造“望乡粮食产业联合体”模式,通过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50亩,建设种植示范基地,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望乡质量控制中心与行业研究所强强联手,选育优质小麦品种,推广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基地,确保小麦原粮卓越品质。

针对生产工艺改良、食品营养强化等方面,望乡成立技术研发部门,专注面制品产业链的产品研发与创新,截至目前,已经具备年加工小麦30万吨、挂面10万吨、速冻米面2万吨的生产能力,有7大系列200多种产品,在面粉、挂面、无油熟面、速冻食品领域拥有专业的研发能力及规模化的加工产能。

“从1984年的小型工厂到如今家喻户晓的粮食品牌,望乡一步一脚印地走了三十多年。”山东望乡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克武说,为了确保产品品质,公司打造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从原料到售后全过程质量监控制度,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可追溯。

望乡的产品遍销全国各地,熟面、挂面产品销售至欧盟、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企业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诚信单位”“山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山东省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企业”,高密市望乡粮食产业联合体被评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

望乡食品全力打造粮食产业综合体,让麦田里的深情守望,化作百姓餐桌的一日三餐,不只让当地百姓感受到家乡温暖,也彰显了潍坊粮食大市的“三农”情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意义重大。当前潍坊市抓住春季农业生产有利时机,突出抓好春季麦田管理、春耕备播、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为全年“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勾画出全年粮食生产“丰收锦绣图”的实施路径:大力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调整优化粮食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推广优质专用粮食品种,推广小麦、玉米周年绿色高质高效规模化生产技术模式,搞好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全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2.5亿公斤以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春光里,喜看沃野千里耕春忙,遥望连天麦浪波千顷,潍坊的“米袋子”必将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更加丰盈。

新闻推荐

无偿献血17年入选“山东好人”

近日,省文明办公布“山东好人”名单,潍坊市有5人入选,“献血达人”刘洪月榜上有名。3月15日,他和妻子再次来到潍坊市...

高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密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