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就是你们倾听世界的耳朵 高华菊陪伴失聪儿女三十余载,教育他们成材,其家庭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一双幼小的儿女双双失聪,她和丈夫因照顾老人而错过孩子的最佳治疗期,这真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儿子天津理工大学毕业后,干着一份喜欢的工作;女儿爱好绘画,作品出口到欧洲,这又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不过,这数十年的艰辛,只有高密市醴泉街道苗家村的高华菊自己知道。她尽孝道,陪伴、教育儿女,日前她的家庭获得“全国五好家庭”荣誉称号。
□文/图潍报全媒体记者齐英华
幼小儿女双双失聪,夫妻一度崩溃
1月3日,高密市醴泉街道苗家村,沿街一间门头房里,满墙的油画,一张工作台上摆着不少手机、电脑,33岁的刘通正埋头修理电脑,32岁的刘姿含专心地画着油画。这间门店是兄妹俩共同的工作室,54岁的高华菊陪在儿女身边。“儿子平时上班,周末在这里忙活。”高华菊说,这是他们娘仨共同的欢乐时光。
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那些日子,高华菊几度眼眶湿润。丈夫勤劳正直,1988年儿子出生,一年后女儿出生,两个孩子就像一对双胞胎,活泼可爱。婆婆带着大姑姐的孩子和他们住在一起,丈夫外出开拖拉机养家,日子艰辛,可小院依然充满欢乐。
不幸突然降临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儿子一岁多时,有亲戚提醒说:“这孩子是不是听力有问题,怎么叫也不答应?”“那时候日子过得累,哪顾得上这些。”高华菊并没在意。没想到,女儿一岁多时也出现这个情况,夫妻俩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他们几乎崩溃了,尤其高华菊,五六天不吃不喝,甚至想到了死,可每当看到孩子那纯真的眼神,她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要振作起来。夫妻俩商议决定:砸锅卖铁也要治好孩子们的耳朵,让他们将来依然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照顾患病婆婆,错过孩子的治疗
为攒钱给孩子治耳朵,丈夫没日没夜地工作,粮食、石头、砖头、煤渣都拉过,为了多挣钱,都是自己装车、卸车,饿了就在路上啃个凉馒头,每天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天不亮就出门,一米八的个子一度瘦到90斤。
高华菊一个人带着俩孩子走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辗转几家医院仍治疗无效后,偶然听说练气功对听力恢复有帮助,就带着俩孩子去了河北秦皇岛的一家气功学院。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练习,俩孩子居然能听到一些声音了,她心里生出无限希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夏天,婆婆被诊断为直肠癌晚期,医生说还能活几个月,丈夫让她回来伺侯。一头是需要尽孝的婆婆,一头是需要治疗的儿女,这个抉择对高华菊来说太难了。最终,她决定暂时放弃孩子的治疗,先回家照顾婆婆,“婆婆所剩时日不多,孩子还有时间”。但这成了她一生的痛。
婆婆卧病在床,五天挂一次吊瓶,她到医院拿药,找医生扎针,自己拔针。婆婆说爱吃鸡胗、猪肠,她换着做;婆婆说爱吃素饺子,她就包素饺子,隔三岔五煮给老人吃;婆婆后期吃不下饭,她一天熬三顿小米粥……在夫妻俩的精心照顾下,老母亲竟奇迹般地活了四年。
高华菊为婆婆尽了孝,却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治疗时期。俩孩子原来恢复的那点听力渐渐几近消失,入学也延后了两年。
陪伴鼓励孩子学习,亲自教授课程
1997年,俩孩子进入小学,由于听不见老师讲课,经常急得哭,高华菊鼓励孩子:“没关系,你们尽力学就行了,不会的晚上我教你们。”为此,她把小学课程重新学了一遍,晚上陪孩子学习,并教他们练习摸着声带说话。
三年级之前,儿子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前几名,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后,考试有听力默写单词,孩子们回来就伤心地大哭。高华菊心酸得偷偷流泪,但还是鼓励孩子说:“学习不是为了考分,只要能学到文化,能学一技之长就行。”她还经常给孩子讲霍金、海伦等名人的励志故事,教育他们要自强自立,自尊自爱。
俩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比普通孩子多得多,高华菊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每当孩子情绪低落时,她都及时安慰、鼓励他们。
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全家省吃俭用,2003年把他们送到青岛中心聋校读初中。有段时间,儿子考得不是很好,跟她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每科老师都让我考第一,太累了。再说,我是没用的人,花这么多钱上学,学得再好也找不到工作。”听到孩子这么说,高华菊心如刀割,她还是鼓励孩子:“残疾并不等于残废,残疾人同样能出人头地。”她让儿子跟着姑姑出去干活,让他亲身体验生活的艰辛,结果儿子跟着出去干了一天,就认同还是学知识更重要。
儿女学有所成,如今各有满意工作
儿子刘通酷爱数理化,中考时以级部第一的成绩毕业进入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读高中,2010年以北京聋人理科状元的成绩被“聋人的清华”天津理工大学录取,就读计算机专业,大学期间考取全国计算机一级、平面设计师、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教育培训工程等证书,还自学了电脑远程调控、重装系统等技术,现在从事一份喜爱的工作。工作之余,还考取了网络工程师证书,正准备考取二级建造师;在家开了一间电脑维修店,对残疾人免费,对腿不好的残疾朋友免费上门服务,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人生价值。
女儿刘姿含酷爱美术,初中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选择考中专美术专业,学习油画、烙画、插画、漫画、水粉、雕刻等多种艺术种类,毕业后在画院继续学习油画,不少作品出口到欧洲。她还积极回报社会,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将六幅油画义卖,所得两万多元善款全部捐给公益组织,用于帮助困难群体。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妈妈是儿女的耳朵。前两年女儿到潍坊参加潍坊市残联组织的公益培训,每年一次每次十天,高华菊都陪伴左右,老师上课,她也认真地听,课后再讲给女儿。女儿学什么,高华菊就跟着学什么,只要女儿需要,她会一直陪伴。
儿子刘通说:“我虽然耳朵不好,但我仍觉得很幸运,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坚持下去,她的坚韧让我学会不向困难低头,她的品格永远激励着我奋发向上。”妈妈也是女儿的榜样,刘姿含说:“妈妈细心伺候奶奶的情形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在生活中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全家,带着我和哥哥到处跑医院,以后我也要好好孝敬她和爸爸。”
◎新闻链接
潍坊市三户家庭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2020年12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暨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在京举行,潍坊市三户家庭荣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潍坊市妇联获评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
本次表彰,全国妇联授予999户家庭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授予200个集体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潍坊市上榜的三户家庭分别是:坊子李亚西家庭、高密高华菊家庭和昌邑魏轶良家庭。
新闻推荐
根据齐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潍坊高密支行(“转让方”)与高密市夷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受让方”)于2020年12月16日签署的《...
高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密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