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创新机制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潍坊日报 2020-08-22 09:17 大字

本报讯(记者孟祥风通讯员刘瑞雪)“多亏了扶贫的好政策,让俺家的生活有了希望。”今年44岁的徐中华,是高密市经济开发区韩伍屯村村民,他这句话,饱含了过去8个多月来的心酸和感动。2019年11月,他查出患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原本幸福安康的四口之家一下子跌落谷底。

“这个病让我失去劳动能力不说,每3周一次的化疗就要1万多元,预约在今年9月的移植手术更需要一笔巨款。最无助的时候,村支书把俺的情况上报给了扶贫办,临时救助金、医疗‘特惠保’等政策都来了。”徐中华说。

徐中华能够迅速享受到救助政策,得益于该市着力构建的以“全覆盖、动态性、清单化、强约束”为特点的即时帮扶机制。高密市以社区为依据,将该市划分为142个网格,由社区书记担任网格长,每个村居配备1名专职网格信息员,把1.6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群众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对网格内所有人员定期排查。成立由扶贫、教体、卫健、医保、民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市、镇两级防返贫致贫工作研判小组,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召开小组研判会议,按照风险成因及时开展精准帮扶。

在“网格化+研判法”制度架构下,村级信息员开展日常寻访,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同时,网格长以网格为单位,定期开展排查,全面掌握返贫、致贫风险户的情况。一旦发现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立即上报镇级研判小组,研判并开展帮扶。若镇级无法解决,再上报市级研判小组,分析研判后制定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已惠及36名有返贫致贫风险人口。

为建立防返贫致贫即时帮扶机制,该市对刚性支出过大,以及因病、因灾、因突发性事件等返贫致贫的,继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等相关7项政策,以镇街区为单位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清单化”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深入开展“三级书记遍访贫困户”行动,构建起市级领导干部带头联系帮扶5户贫困户,1856名市直部门干部联村包户,镇村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三级包靠模式,先后组织开展五轮“入户大走访”,帮助办好事实事2100余件,整改实际问题240个,并成立5个督查组进行“随机抽访”,跟踪督办,巩固清零成效。

“为确保即时帮扶措施落到实处,市里专门在镇街设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并将审批权下放,3000元以下的救助金建立快审快批‘绿色通道’,镇上审核认定后就可直接发放。”高密市扶贫办主任邱天高介绍,该市在去年8月拨付47万元建立镇街区临时救助备用金体系的基础上,今年4月,再次拨付31万元临时救助备用金,将镇街区的额度提高到5万元以上,今年以来共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发放临时救助金14.24万元。

新闻推荐

男子喝“断片”车扔路上报警寻车

本报讯7月25日,高密男子邓某醉酒后“断片”,找不到自己的电动车,以为车子被盗,便报警求助。高密市公安局拒城河派...

高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密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