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泥塑父子兵”创作抗疫“叫虎”

大众日报 2020-03-19 09:54 大字

聂臣希和儿子聂鹏创作的一组抗疫“叫虎”作品□ 本报记者 卢昱

本报通讯员 王喜进

在高密市姜庄镇聂家庄泥塑艺人们家里,一年四季都是一派热火朝天,屋内屋外,到处摆满了五颜六色、威风凛凛的泥老虎。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聂家庄泥塑第21代传人聂臣希的家中,他和儿子聂鹏一起在工艺方面作了诸多创新,颜色更新鲜,形态更加可爱。最近,他们又创作了两套作品,为战役助威。

致敬抗疫一线人员

“这对‘叫虎’额头中间是红色十字,我们希望唤起所有人对医护人员的敬意;它们胸前怀揣着中国疾控中心的形象标志——生命重于泰山。这次战疫,不仅体现在捐款、捐物上,还体现在大家伙儿听从党的指挥。把大家每一点一滴的贡献加起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的作品,是想提醒大家,不只是在疫情期间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不吃野生动物等,更要坚持不懈,从点滴做起,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聂鹏介绍道。

早在春假期间,这对“泥塑父子兵”就没歇着,他们创作了三套作品,分别为《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团结奋进 坚强中国》和《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在原有泥塑“叫虎”的基础上,通过表面色彩、绘画、字体等形式呈现整体样式。

“我们从新闻报道中看到一线工作者奋力抗疫的场景,感觉他们十分不容易。”聂鹏举例说,《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作品,中间是医院“红十字”的标志,两侧年画娃娃呈拱手姿势,意在向医护人员致敬;《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意在加强人们日常防控意识;《团结奋进 坚强中国》,意为呼吁人们为武汉、为中国呐喊加油,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这么多年的坚持值了

聂家庄泥塑被称为高密“四宝”之一。早期的泥塑,实际上是聂家庄生产的泥玩具。据聂氏家谱记载,聂家庄泥塑最早出现于明万历初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以前农闲时,该村几乎每家都捏制各类泥玩意儿,到周边去卖。

聂家庄泥塑具有声、型、动、趣的独特风格,具有独具一格的工艺制作过程和艺术特色。当地有民谣流传:“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

今年30岁的聂鹏从小深受这一民间艺术的陶冶,父亲一笔一划挑灯制作泥塑的场景,成为他儿时最动人的回忆。上小学时,他已会做简单的泥坯,能做出奇形怪状的小玩具。

随着年纪的增长,聂鹏开始认定泥塑是一门“不能失传的手艺”,他甚至想着有一天能把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做大做强。2010年,聂鹏高中毕业后开始跟随父亲全心学做泥塑。

学习基本功期间,父亲特别严厉,要求他每天坐在屋里练习,每个环节都要苦练。“泥塑制作过程很繁琐,需要一遍遍打磨上色。”

聂鹏的母亲梁秀青透露,父子俩为了这些泥塑,一年到头晚上12点前从没睡过觉。“坚持了这么多年,赶上了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感觉他们爷俩这么多年的坚持值了。”

看儿子对泥塑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聂臣希非常欣慰。他希望年轻人能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去改良创新。

学习过程中,聂鹏坚持“创新永无止境”的理念,在“传承+形象设计”这两篇文章的融合上做足功夫,增加现代生活元素,在色彩运用和泥人形象上不断尝试。

深耕本地文化土壤

如今,聂鹏已不再局限于泥老虎的创作,他将更多精力放在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身上,让形象各异的泥塑争取更大的市场。“与其说是创新内容,不如说是对传统的一种回归。”

聂鹏说,聂家庄泥塑的雏形是捏泥人,演变到今天,渐渐变成单一的泥老虎。聂鹏想到,回归传统,或许能为泥塑争取更好的前景。

近年来,聂鹏四处游学,汲取创作养料;参加各种文博展览会,去切磋技艺,吸收不同流派的文化养分。除此之外,他还深耕本地文化土壤。聂鹏不定期地到高密市多家中小学学校为学生们普及泥塑历史知识,教授学生掌握传统代表作品“叫虎”的制坯、着色等关键工艺,让他们真正爱上泥塑。

新闻推荐

减 资 公 告

高密市聚源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7005804023123)经公司股东大会决议:拟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减少注...

高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密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