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公益助学之路 传时代文明新风

潍坊日报 2019-12-24 09:04 大字

□本报记者薛静

每天下午四点半学校放学后,高密市宝德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热闹起来:孩子们来到这里,诵读经典,阅读图书,练习书法。周末,实践站更是成了学习国学知识的公益大课堂:书院创始人单美华负责孩子们的绘画教学,丈夫李济远负责国学以及音乐教学,并创编校本童蒙教程——宝德童蒙录;已升入高中的儿子每当休息回家,就负责孩子们的硬笔书法入门引导;大伯、叔父、侄子、侄女,李济远的奶奶等都过来帮忙,大家心意相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默默奉献。

李济远、单美华夫妇是全国文明家庭。为了给周围村庄放学后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辅导的去处,夫妇俩腾出自家房屋,拿出积蓄购置用品,创办宝德书院,并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广大志愿者,广泛开展乡村公益助学活动。目前,书院已经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助力新时代文明在乡村落地生根。

为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实践站积极制定辅导计划,组织各类志愿者开展特色化助学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市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设立书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络点,邀请市文明办、团市委等部门志愿队伍,参与开展文明实践活动。聘请周边学校老师、五老志愿者、文学艺术界人士作为文明实践站员,教授孩子们科普知识和专业常识。目前,已开设太极、篮球、茂腔等多项课程。今年以来,共有八支团队100多人来到实践站进行公益支教。

“请进来”志愿者开展特色志愿服务,也“走出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站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到莫言文学馆参观学习,到社区担当小志愿者、参与胶河湿地公园协助清扫垃圾等,孩子们“知行合一”提升综合素养;在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民俗节日里,自编自导自演乡土文艺节目,为村民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到泥塑、剪纸、扑灰年画、黑陶等高密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聚居地,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一项项有趣的活动,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也把新时代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广袤的乡村。

新闻推荐

文学如何走出故乡

□庞洁(陕西)1992年《美文》创刊时,平凹主编在创刊词中这样写“鼓呼大散文的概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

高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密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