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三结合”做好水库建、管、护文章 2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提前完成
□本报记者都镇强宋学宝
本报通讯员褚轶华王喜进
水利无闲月,5月人倍忙。
潍坊市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以来,高密市未雨绸缪,将2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作为灾后防灾减灾工程建设的“点睛之作”,抓质量、抓进度、抓安全、抓协调,全力破解各种建设难题,在提前一月完成工程建设的同时,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与无违河湖整治、生态宜居环境打造以及乡村振兴推进“三结合”,做好水库建、管、护文章,取得显著成效。
高密市灾后重点防洪减灾工程涉及六镇街区、近三分之一版图面积,工程建设投资大、数量多、战线长。面对建设任务重、时间紧的现实情况,高密市落实一线工作法,该市分管领导多次将建设协调专题会开到工程建设现场,帮助理清重建思路,选定符合实际的重建模式,寻找解决制约重建问题的突破口;同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所有工作日汇报、周调度、月总结,统筹推进。
高密市针对质量监督、资金使用、民工工资等落实牵头部门及责任人,坚持施工“三员”保证,实现人员、制度、资料、整改“四到位”保障。“干这个活可用上心了,整整一个工期,和施工方同吃同住,到工程结束,哪个水库护坡上用了多少自锁块都能数算个大概。”工程监理方胡平说。
据高密市水利局工程科工作人员杨学山介绍,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该局隔三差五组织现场观摩,各水库展示工程进展,介绍经验做法,进行现场点评,各个水库都铆着劲往前赶,都想把别的水库比下去。同样的措施还体现在进度上,围绕时间节点、分解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人定责、交叉施工、专项检查,系列部署,跑出了工程建设“加速度”,筑牢了工程建设的“安全墙”。
“三分建、七分管”,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小型水库的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高密市将20座水库的除险加固与无违河湖整治、人居环境打造、乡村振兴推进有机结合,有效实践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建管理念。
据高密市水利局分管负责人毛军介绍,高密市小型水库大多建于缓丘区,地面起伏不大,来水量较少,库底常年干涸或少水,因群众违规植树种田,造成安全隐患。为此,高密市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与河湖长制有机结合,借助河湖长制对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小型水库进行清违整治,彻底解决库河垃圾、杂物清理问题,达到清违效果好、工程建设快的目的。
随着乡村振兴对水利要求的提高,农田灌溉水平较低、农村水环境恶化、乡愁水韵情结淡化等各种问题日益凸显。着眼于水利服务乡村能力的提升,高密市把着力打造各镇街区特色风貌作为乡村振兴的形象窗口,以河流标志段和各水库示范段建设作为风貌改造重点,深入挖掘库、河的源头文化、农耕文化,着重打造以五龙河、拒城河水库、孟家沟水库为重点的特色小镇带,弘扬水利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此外,为进一步打造生态宜居环境,高密市还协调相关镇街区因库制宜,在大坝宜植范围内,以樱花、海棠、紫叶李等小型绿化乔木灌木为主,打造美丽和谐的绿化景观带,把库区变成景区,塘坝变成“小西湖”,河道、沟渠变成风景线。
站在整修一新的柿子园水库坝沿上,毛军指着不远处充满生机的村庄田野告诉记者:“随着库区绿化整修的持续管护,未来这里的面貌将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基础设施将得到跨越式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将得到实质性提高,这才是我们水利人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好回应。”
新闻推荐
□记者都镇强通讯员王成杰报道本报高密讯记者近日从高密市创新教育研究院获悉,该院以全国、全省...
高密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密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