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人别想再摸方向盘 “醉驾入刑”实施八年来,潍坊市查处醉驾近七千起

潍坊晚报 2019-05-07 08:49 大字

截至今年5月1日,“醉驾入刑”实施已8年。5月6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这8年来,全市共查处醉酒驾驶违法行为近7000起,617人被终生禁驾。2018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16%和16.26%,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严重道路交通事故。

案例

醉驾撞上铁路道口护桩,致一死两伤

201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只要驾驶员体内的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以上,则判定为醉酒驾驶。根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修正案的出台,对于酒驾、醉驾的整治提供了更强力的法律保障,交警部门也加大了整治力度。

5月6日,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醉驾入刑”实施8年来,潍坊市交警部门查处酒驾力度不断加强,此举切实起到了有效的防范和震慑作用,全市共查处醉酒驾驶违法行为近7000起,617人被终生禁驾,仍有部分驾驶员抱有侥幸心理,以身试法。

2017年10月16日晚9时20分许,臧某醉酒后驾驶小型轿车沿高密市家纺路由北向南行驶到胶济铁路平交道口时,撞到护桩上,造成轿车损坏,乘车人岳某当场死亡,臧某、刘某受伤。

经高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认定,臧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2018年10月26日,经高密市人民法院判决,臧某犯交通肇事罪。后臧某上诉,2018年12月12日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19年2月25日,市交警支队对臧某作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行政处罚。

特点

酒驾、醉驾多发生在深夜及凌晨时段

多年来作为一线执勤民警,奎文交警大队四中队中队长付建斌对于“醉驾入刑”以来的变化感触颇深。

付建斌介绍,在“醉驾入刑”前,醉酒司机的各个年龄层和职业都有,其中不乏出租车司机等营运车辆驾驶员。“醉驾入刑”后,营运车辆驾驶员发生醉驾的情况大为减少,多集中在私家车主上。

“从我们中队查处的‘酒司机’中来看,男性驾驶员占多数,女性大概只有十分之一。男性‘酒司机’中,30岁左右的青年占一半以上的比例。”付建斌说,其中还有少数驾驶员存在二次酒驾的违法行为,酒后驾驶二轮摩托车被查的案例也有。

根据多年经验,付建斌发现,酒驾、醉驾查处的时段、路段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酒驾、醉驾多发生在深夜及凌晨时段,不少驾驶员酒足饭饱后抱有侥幸心理,酒后开车上路。同时,每年5月到9月以及周末和节假日是酒驾、醉驾行为的高发时段,驾驶员此时聚会较多,容易放松警惕,心存侥幸。

“郊区的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数量要高于城区。公务员群体在‘酒司机’中所占的比例较少。”付建斌说。

成效

去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降16.26%

醉驾入刑8年以来,潍坊市交警部门开展各类整治酒驾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战果,有效遏制了酒驾、醉驾的发生,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2018年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16%和16.26%,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严重道路交通事故。

“我们加大了对辖区的整治力度和宣传力度。”付建斌说,他们除利用报纸及官方微信等方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外,还设计制作了“禁止酒驾”宣传桌签及提示贴,并向辖区的酒店免费发放,起到不错的宣传效果。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交警部门还将继续开展常态化酒驾、醉驾交通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在主干道、餐饮、娱乐场所周边道路设置检查点,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酒驾、醉驾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提醒

夏季吃烧烤、喝啤酒,是酒驾的高发期

终生禁驾是一项非常严厉的行政处罚,意味着驾驶员终生不得重新考取驾驶证,终生不得驾驶机动车。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有两种犯罪情形可被终生禁驾。一种是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另一种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目前全国已实现交管信息联网,一经处罚,公安机关会把这些驾驶员录入驾驶人管理黑名单,并实施动态监管,被锁定为终生禁驾的人员无论在省内还是省外都无法再考取驾驶证。如果被处以终生禁驾的处罚后仍开车上路,一旦被查处,将按无证驾驶给予罚款和行政拘留15日以内的处罚。

“如今已经进入夏季,吃烧烤、喝啤酒是不少市民消夏的首选,这段时间也是酒驾的高发期。”付建斌说,酒后驾驶会使驾驶员出现视力下降、视线变窄、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从而导致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交通事故。酒后引发交通事故,往往不在于驾驶人没有认识到酒驾的危害,而是其内心的不自觉和侥幸心理在作祟。

“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考虑,请不要酒驾,交警部门会不间断、不定时地对酒驾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付建斌说。

本报记者宋树云

新闻推荐

“红高粱”的茂腔情

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新岭村79岁的孙从修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后,本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他偏偏闲不住,自从退休后...

高密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高密,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