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飘飞苇叶黄 芦苇地里收割忙
11月28日,昌邑市都昌街道渔洞埠村的蓝杉芦苇苑里,村民们正用三轮车、货车陆陆续续地拉着满车的芦苇运送回村。割倒的芦苇被绑成捆,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农民在田间穿梭,收获的场景美成一幅画景。
文/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东杰黄万勇
图/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伟丽
产业种植大户一年有10万元的纯收入
芦苇从生节变绿到开花飞絮,经历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初冬时节,遍地枯黄。记者从田埂进入渔洞埠村西头的一片芦苇地,外围芦苇已被收割,露出10厘米高的芦苇茬,需小心地踱步前行,稍不注意就会被苇茬扎透鞋子,几位村民正在忙着割芦苇。
54岁的李文杰两口子承包了五百余亩芦苇田,是渔洞埠村承包芦苇田最多的一户,参与芦苇从管理、收割、加工生产到售卖全过程。他承包的苇田位于虞河东岸,当日,地里共四人,李文杰负责开叉车装车,两名妇女负责捆绑和搬运芦苇,还有一位货车司机正踩在芦苇上整理装车后的芦苇。
李文杰说,立冬之后芦苇进入收割季,这段时间的芦苇柔软,过了春节以后芦苇就会枯萎,失去油性,不利于加工。
记者注意到,正在负责收割的村民李玲玲手上戴着防划伤皮手套,手套非常斑驳,她已经来苇田打工半个月了。“正是农闲季,在这边干一天能赚150元,一个月就能赚四千元。”李玲玲笑着说,这一季能挣八九千元。
“收割芦苇大概需要四五百个工人,都是村里老少爷们一起干,根据所干工作不同,一个工人一天工资从140元到300元不等,算下来要付十余万元人工费。过了春节到麦收前,还需雇人梳理苇子。”李文杰说,他的加工厂位于村东,主要从事苇箔、苇板的加工,平时夫妻俩干,遇到忙时也需雇人,产品销路不错,除去各项费用,一年有10万元的纯收入,在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也给自家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困境年轻人不愿学,苇编技艺恐后继无人
渔洞埠村的芦苇不愁销路,可村两委还是感到有压力。村里的传统产业苇编发展遇到瓶颈,他们也正在积极拓展思路,谋求更大的发展。
苇编制作需要十几道工序,先选择同一大小的苇子做成篾子,再进行水泡、石压、打叶、晾干等工序,最后才能进行苇编。苇编的产品,可当做盛放物品的器具,也可做装饰品,坚实耐用,漂亮美观,但为什么没有得到良好发展呢?
“生产标准不一,人工费用高、生产规模小等问题制约着苇编发展。”村两委委员李敬宗说,他们现在做一个苇编的席子成本在三百元左右,很少人会花这么多钱买这样的产品,“我们曾经尝试过很多办法打开销路,但总体来看效果不佳”。
李文杰尴尬地说,现如今渔洞埠大多以粗加工为主,会苇编技艺的人都已年长,年轻人不愿意学这门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规划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好苇产品深加工
说起渔洞埠村的苇田,李敬宗打开了话匣子,该村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过去的虞河清流潺潺,盛产鲫鱼、河虾等,沿岸种植稻米,苇地有三千余亩,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苇编之乡”。村里的苇编制作产业可追溯到清末,产品主要以生活用品、生产用品为主,有苇席、苇箔、渔确、筷子笼、提篮、苇帘等。2014年,渔洞埠村“蒲苇草编工艺”被列入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还曾到北京恭王府参加“非遗”产品展览。
如今村里有苇田三千余亩,近几年,渔洞埠村充分发扬传统产业优势,努力打造“绿色环保、纯手工”特色苇编品牌,举办蒲苇草编技艺大赛,成立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寻找销售平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村里也在现有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年年放水,把一些荒地继续发展成苇田。“受苇田规模所限,村民主要从事苇板、苇箔等粗加工,我们打算做自己的品牌,在苇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把我们村打造成山东苇编之乡,让更多的人到渔洞埠村游湿地、观芦苇,领略非遗魅力。”李敬宗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伟丽)入冬以来,清扫落叶成了昌邑市区环卫工人的主要工作内容。11月16日临近午时,结...
昌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邑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