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营村耕海牧渔起新图

潍坊日报 2021-10-09 08:22 大字

村民出海前准备网具。窦建兴摄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窦浩智通讯员褚方文

村内道路宽敞整洁,房前屋后不见了三大堆,取而代之的是街头小景,郁郁葱葱,花团锦簇。“做文明村民、创美好家园”的宣传语随处可见,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10月5日,记者在昌邑市下营镇东下营村,看到的是一幕幕村庄美丽、村民乐居的和谐图景。

早前的下营村傍依潍河,通达海路,从清朝中期开始,村南的潍河口便成为一处渔港码头。海边出生,海里成长,靠海吃饭成为一代代下营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前的下营村也分成了东下营村和西下营村,新时代的下营村村民早已成了新渔民,生产作业和生活都已今非昔比。

在西下营村,几排规划有序的二层小楼格外惹眼,红顶白墙,干净整洁。村民李文涛告诉记者,早在1991年,村里就建成了这些小楼,由于村民多以捕捞海蜇为生,房子建成后就叫成了“海蜇楼”。

记者在村内采访,邂逅了正在虾酱作坊里忙活儿的村民李清江,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大缸里装满了不同的生产原料。李清江告诉记者,虾酱,有当地虾做的,有外地虾做的,有咸菜,有虾油,口感很好,如今已是有代表性的地方特产,这些都是从老师傅那里代代相传的老手艺。李清江表示,短则一年,多则数年,需要历经七八道工序和日复一日的风吹日晒,虾酱才能做成。制好的虾酱,色泽诱人,咸香扑鼻,氤氲着大海的气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里的渔民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由出海捕捞改为近海养殖,引进养殖了对虾、梭子蟹、大菱鲆等多个水产品种,成了新型“渔民”。

李文波是西下营村的养虾大户,他现在拥有20公顷的虾池,年收入可达十几万元。李文波向记者介绍说,一年能养两茬虾,头茬养基围虾,基围虾大体养两个月进入回捕期,第二茬养南美白对虾,海水荒养,绝对的纯天然养殖。

西下营村党支部书记李清林告诉记者,9月开海以后,村里的渔民都已出海捕鱼,渔业和海水养殖业仍是不少村民的生计来源。他们驾船出海,用汗水换来了富足的生活。

下营人与长河大海为伴,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生活。从古至今,一辈辈人的艰辛、探索、追求谱写了一曲曲昂扬赞歌。2018年,东下营村修建了村史馆,详实的图文和丰富的实物记录了渔民耕海牧渔的历史,展现了渔民求新变革、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和当地独具特色的人文情怀。东下营村和西下营村以渔业文化为主线,精心打造出“棹歌东营”和“海韵西营”村庄品牌,绘制了“渔业新村”的亮丽蓝图。

新闻推荐

急救知识进校园 上好生命“必修课”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路欣通讯员刘晓媛)近日,昌邑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走进都昌街道南逄学校,为师生们...

昌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昌邑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