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精神 负起振兴使命

潍坊日报 2021-05-30 08:10 大字

马渠村史馆。马渠村掠影。

□潍报全媒体记者窦浩智文/图

位于昌邑市龙池镇的马渠村,在抗战时期是昌北根据地的核心,被誉为根据地里的根据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村里大批仁人志士走上革命道路,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建功立业。5月24日,记者来到马渠村,寻找激昂厚重的红色记忆,感受这个红色村庄的时代变迁。

昌北马渠红色堡垒

抗日战争时期,昌邑县委和独立营大部分时间吃住在马渠村,马渠村成了昌北根据地的核心。马渠村群众积极拥护抗日队伍,为抗日队伍提供基地和兵员,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1941年冬,为了改变不利于游击战的平原地形,上级号召挖“抗日沟”。马渠村男女老少齐上阵,奋战42天,在村西大洼里挖了宽1至2米,深2至2.5米,纵横交错,形同蛛网的长达80多华里的“抗日沟”,进犯的敌人像进入了迷魂阵,到处被动挨打。马渠成了敌人望而生畏的堡垒,再也不敢轻易进犯。

马渠人民群众因对敌斗争的坚决和无私奉献而闻名昌北,马渠民兵英勇善战,成为昌邑群众武装力量的一支生力军。

1943年4月的一天,马渠民兵参与了昌邑武装斗争史上的首次打汽车战斗。马渠村参战的50余名民兵仅用十几分钟,就生擒了大汉奸、水稻专家刘洪祥和3名日军、10余名伪军,缴获汽车1辆,长短枪10余支,其他物资一宗。八年抗日战争,马渠的民兵队伍愈战愈壮大、愈坚强,在以后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马渠村在战争年代,参政、参军的多,出干部多,闻名昌邑。抗日战争时期,全县9个区先后25任书记中有10人来自马渠。到解放战争时期,马渠村在县、区担任领导干部的达26人。原赁铺胡同出过6位区以上干部,被人们称为“书记胡同”。1957年统计,该村在职的县团级以上干部达57人。人们赞誉马渠村是“革命干部的摇篮”。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教育和革命斗争实践,提高了马渠群众的革命精神。抗日战争时期,全村参军参政的达480余人,出现了许多一门二英、三英的光荣人家。1947年冬,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昌北县委动员青年踊跃参军,马渠村一次参军115人,轰动全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全村有39人为国捐躯,22人负伤致残。到新中国成立时,马渠村烈、军、工属达370余户,占当时总户数的44%。

红色精神血脉相传

“2017年,镇上投资建成了村史馆,现在是潍坊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昌邑市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还是很多单位的现场教学基地和实践基地。”陪同采访的马渠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明湖告诉记者。

青砖红瓦白墙,一处静谧的大院,便是马渠村史馆。据介绍,这里是原先大队的一处场院,龙池镇在2017年为马渠村连片整修名人故居,挖掘整理红色文化和名人文化,建设了能够集中展现红色村史的“马渠村史馆”、纪念先模人物的“马渠名人馆”和“红色马渠”党性教育基地。村史馆《革命斗争》《红色记忆》《革命先烈》《薪火传承》四个展室向人们展示了这个村庄曾经的烽火岁月,全面系统地呈现了马渠革命史和绵延传承的马渠精神。

陈明湖介绍说,为了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村里去年开展了革命斗争史抢救保护活动,发动村民回忆革命故事,撰写斗争历史,追寻奋斗足迹,为曾经的历史留下宝贵资料。

“1945年当兵,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济南、上海和淮海战役,在战壕里包围敌人23天,战士们手脚都冻肿了。1945年7月打青州俘虏鬼子20多人,胳膊是高庄战役受伤……”在展室的一面墙上,1929年出生的村民魏学江用讲述自己故事的形式教育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

“为乡村振兴而奋斗”“为马渠多作贡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句句朴素的话语展现了新时代马渠人对红色精神的传承。陈明湖介绍说,这是村里全体党员以“向党说句心里话”的形式表达薪火传承跟党走的信念。

马渠村在完善村史馆的同时,保护和恢复建设了县委县政府秘密联络点旧址、昌潍县委宣传部旧址以及十余处名人故居,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村庄。近年来,该村每年接待参观游客10000人次以上。

负重奋起振兴之路

马渠村人口多底子薄,在乡村振兴的新课题下面临着艰巨的发展重任。

初夏时节,马渠村大田里麦穗垂颖,丰收在望。陈明湖告诉记者,村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目前村民多以农耕种植为主。此前这里的大田盐碱化程度比较高,经过多年的挖沟排碱改造,如今大田亩产能达八九百斤,尤其今年遇上了多年以来难得的好年景,夏粮丰收基本在握。

记者在村中采访看到,村中的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陈明湖介绍说,污水管网改造5月上旬开工建设,计划于6月初完成,届时将有效解决村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的脏、乱、差问题。

据介绍,在完成污水管网改造后,村里计划在秋季启动“户户通”工作。目前村里除一条南北大道和两条东西大道进行了硬化之外,其他路面基本还没有硬化。“户户通”计划先期重点硬化3574米的主干道,然后再开展300余条小街小巷的硬化工作。

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陈明湖也是如数家珍:去年村里安装了100多盏路灯,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问题;建起了文化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省定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对困难生活群众房屋进行了修缮;扎实推进厕改和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马渠村党支部书记魏广政告诉记者,目前村里也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合作社,下一步将坚持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的模式,计划集中流转部分土地后引进合作单位,开展良种培育等深度合作,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适合马渠村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新闻推荐

坚持四个“有度”精准服务企业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窦浩智通讯员李凤蕾)今年以来,昌邑市柳疃镇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将服务企业发展作为...

昌邑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