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防护网” 构建“生态圈” 潍坊市电力部门减少线路外破隐患,保证人身安全和电网安全

大众日报 2021-03-10 09:21 大字

□记 者 杨国胜 张 蓓

通讯员 郭 鹏 报道

本报潍坊讯 “大叔,请特别注意植树要离电力线路10米远,别看这些树苗小,两三年以后,长大的树木就可能触及到线路……”3月2日,在昌邑市奎聚街道苗木交易集市,十几名身穿红色马甲的“潍电义工”正向前来购买苗木的群众宣传线路防护和电力设施保护相关知识,引导市民安全植树。

2月20日至3月20日,是国网潍坊供电公司电力线路防护宣传月。重点针对春季线路保护区内的特种车辆、工程施工、大棚种植、线下植树、线下垂钓、放风筝等六项主要外破风险因素,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发挥政企联动优势,开展精准宣传,普及线路安全防护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护线氛围,减少线路外破隐患,保证人身安全和电网安全。

记者了解到,由于缺乏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知识,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意中会对电力设施造成破坏。例如,在电线杆附近挖坑取土,很容易造成电线杆的松动,这就需要注意。另外,农村电力线路往往从庄稼地里经过,这也需要保护,机械作业时要远离。

普及线路防护安全知识,是本次电力线路防护宣传月的主要任务。对此,潍坊市的做法是:在现场宣传方面,通过各售电营业厅集中播放视频、动漫,以及发放宣传材料,常态化开展线路防护宣传;针对两河治理、高速高铁等大型施工现场,向66家吊装公司集中开展施工安全宣传,更新特种车辆户主信息,张贴警示贴,告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完善特种车辆司机微信群,建立定期沟通机制。

同时,大棚种植方面,更新大棚施工队伍台账,定向开展安全宣传,对保护区范围内4078处大棚种植户发放《致大棚户主的一封信》,张贴警示标志,在线路两侧组织回收废旧棚膜和锡箔纸;线下植树方面,对保护区范围内295处苗圃种植户发放《致苗圃户主的一封信》,埋设警示标志,新增苗圃及时签订安全协议,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在56处钓鱼场及各区域风筝放飞场,组织开展“五进”活动,定点防控主要风险;在山火方面,针对临朐、青州、安丘等林区线路通道313处山火隐患,与林区管理单位建立沟通机制,联合林区、消防等单位开展应急演练,火灾隐患联防联控,构筑防护生态圈。

另外,潍坊市供电部门还利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对护线宣传视频进行靶向投放,采取图文、视频、海报等方式,将靶向宣传信息精准投放至全市重点风险人群,实现精准传播。

新闻推荐

吃得太饱伤胃更伤心

潍报全媒体记者王路欣春节假期,家住昌邑今年63岁的王女士一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因为难得的团聚,王女士...

昌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邑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