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精工细作塑造城市“文明风骨”
本报讯(记者窦浩智通讯员王鲁兵冯晓坤翟世强)抗疫期间开展“战疫情·我爱我家随手拍”活动,征集到摄影作品2000余幅,全面展现最美“逆行者”身影;镇村文明实践网格员志愿者与隔离人员一对一“结对”,帮助代购生活必需品;为100个小区重新设计制作《15分钟生活圈示意图》,市民生活开启快捷“导航”……今年以来,昌邑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总要求,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抓实抓细基础设施短板、城市精细管理、市民文明素质、宣传氛围营造等工作,实现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双提升”,吹响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集结号”。
价值引领“常态化”,文明素养“春风化雨”。该市坚持创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思想内涵,让群众成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参与者、推动者、监督者。精心组织、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健全评选审核机制,发挥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今年以来成功推荐4人入选“山东好人”,7人入选“潍坊好人”。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引领作用,整合现有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突出活动与教育功能结合,今年以来开展邻里守望、爱我家园、文明出行、文化惠民等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志愿者8600余人次,受益群众9.7万余人次,形成共建共享的文明服务体系。畅树文明新风,印发勤俭节约、低碳祭扫、文明出行等倡议书、公开信3.9万份,开展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活动,在主流新闻媒介、“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平台刊发文明就餐、爱护环境、遵守交通秩序等公益广告、短视频38个,让道德“春风”浸润百姓心田。
文明实践“实体化”,特色活动“花开正艳”。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实施纲要》要求,依托市、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系,把精神文明实践与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协同推进,找准群众诉求“共鸣点”,精心设置活动内容和形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面对疫情,该市发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印发宣传防控知识资料58万余份,制作宣传标语4800余条,利用广播电视、大喇叭、宣传栏、宣传车、滚动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平台宣传防疫知识。突出“便民”导向,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志愿者主动放弃休假,就近配合镇村干部、防疫人员对来昌人员进行全面摸排、造册登记,协助发放防控知识资料。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捐助,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爱心企业等已累计捐款捐物逾180万元,为乡镇老年公寓、养老院、学校、村庄等购买消毒液等防疫物资1.3吨。开展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分8个批次组织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志愿者到烈士陵园为无名烈士墓碑描红,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涵。
城市管理“精细化”,惠民利民“以小见大”。该市不断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时,科学实施精细化管理,补齐民生短板,加强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提升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认可度、满意度、获得感。在完成168个老旧小区的墙面粉刷、路面硬化、雨污分流改造等提升工程基础上,今年对全部367个小区的道路、健身器材进行改造提升,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精致生活的需要。建造“10分钟公厕圈”,按照人流密集情况,新建星级公厕16座,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清洁,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公厕的管理和服务质量。盯紧重点领域“秩序再造”,开展城市管理专项整治提升行动50余次,规范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1300余处(次);改造提升背街小巷37条,新施划停车位4000余个,破解“停车难”问题,用管理“精细程度”换取群众“满意指数”。
新闻推荐
□记者宋学宝报道昌邑市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就餐方式,要求全市627家堂食饭店在上餐时必须配备公筷、公勺等分餐工具,引...
昌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邑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