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情,“医”辈子 “宝藏专家”张放:四十年情定市立,古稀之年仍在岗

半岛都市报 2019-09-27 02:10 大字

张放,主任医师,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擅长各种心脏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和咨询。尤其擅长顽固、疑难高血压的治疗。

张老为高血压患者查看外在症状。

张老为患者测量血压。半岛记者王鑫鑫

1968年,位于潍坊昌邑以北大片荒凉的盐碱地里,几千人被下放到“青岛五七干校”学农。时年19岁,刚从二中毕业的青岛小伙张放就是其中之一。巨大的医疗需求下,他稀里糊涂地被安排披上了白大褂。那一刻,他不会预料到,白大褂一披就再也脱不下,医生一干就是一辈子;不会预料到,日后自己能成为一代名医,古稀之年仍奋战临床一线。悠悠岁月,风雨潇潇,51年过去了,青丝变白发,小张变张老……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可无论怎么变,他从医的初心没有变,守医的决心没有变,医人的仁心没有变。来往于奉献了40年的市立医院,张老佝偻的背影里写满了人生故事,满脸的皱纹里刻画着行医印记。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我们一起倾听这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老人,讲述他的“医”路。

学农时披上白大褂,踏上行医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同年,青岛一户张姓人家喜提儿子,取名张放。1962年,张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青岛二中,在优秀的群体中,他学会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考方式,这为日后行医打下了思维基础,但当时面临毕业、迷茫前程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1968年,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他阔别青岛,跟随大部队来到了位于潍坊昌邑以北大片荒凉的盐碱地里,那里有“青岛五七干校”,几千人在此学农,来到以后便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几千人的群体,医疗需求十分迫切,怎么办?在这种形势下,他被组织安排去了医务室,从此披上白大褂,踏上行医路。

跟当代的众多医学专家比起来,张放的行医起源有些另类,他在零背景、零基础、零经验的情况下从医,从一名微不足道的“基层医生”做起,一步步达到了大型公立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的级别。一路走来的艰辛努力、辛苦付出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青岛五七干校”医务室工作的日子,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缺医少药的年代,病人还特别多,看病需求大,大家处在相对封闭的一个环境里,他们能依靠的只有我们医务室,我们几个医生几乎要全能,内科外科疾病、伤情等都要处理。”迫于这种压力,他认识到,要想真正帮助到大家,必须快速提高自己。

信息不发达,学习资料极度匮乏,匮乏到只有《中华医学杂志》这一种资料。他返回青岛市里,从图书馆将1958年至1966年期间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全部借来,日夜诵读,认真记录。

学习期间,他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于是发愤图强、自学英语,同时集中精力学习心电图。他自己买了一本《实用心电图学》,反复翻看、研究,有些段落能达到背诵的程度。

在干校学农的9年间,他一边治病救人一边看书学习,广泛涉猎医书,为日后从医打下了坚实基础,直到今天,他曾经读过的书中的一些名句依然信手拈来,脱口而出。

医学院毕业后,从此情定青岛市立

在从医的道路上,真正让张放发生质变的是学农任务结束后,在青岛医学院医疗系上学的那三年。“真的没想到,在农村待了小10年,有朝一日还能再回城市上大学。”这三年,他在医学专业得到了系统规范的学习,知识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赤脚医生”的身份也升级为医疗“正规军”。毕业后,他来到青岛市市立医院,从此扎根,从此情定,一转眼就是40年,一转眼,他就从30岁的青年医生变成了70岁的老专家!

市立医院数次扩容,建新院,加新床,更新设备,引进人才、提高技术、造福病患……他亲眼目睹市立医院一点一滴的变化,目睹青岛医疗一点一滴的变迁,今昔对比,感慨良多。

“上世纪70年代的市立医院只有简陋的两层小楼,门诊住院检查都在一处,非常拥挤,而现在的就医环境温馨舒适,越来越人性化。”张老说,病情也发生了变化,那时候人没有未病先防的意识,也没有提早就诊的习惯,往往病情很严重时才想到去医院,所以医院里基本都是重病号。医生们心系病人的安危,上下班都不讲究时间点,往往早晨6点就来查房,周六周日也自发来医院加班。相比现在,疾病种类也有所改变,当时的很多疾病现在已经被消灭了,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病,比如那时候的“贫穷病”风湿性心脏病现在已不多见,但“糖尿病”“痛风”等富贵病却普遍了。那时候很大的一个特点是缺医少药,上世纪60年代医生能用的抗生素只有6种,所有炎症都用这些抗生素来解决,而现在药品种类繁多,提供了多种选择,相应地也导致了药物滥用。此外,医生的观念、看病的手段等也在发生改变。

无纸化办公的年代,坚持手写病历

纵使周围变化万千,可对于张老本人来说,仍有许多的不变。而这些不变,让我们看到那种在现代社会渐渐消失不见的、老一辈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傲娇风骨。

找他看过病的人都知道,他擅长手写病历,字迹清晰工整,即便在倡导无纸化办公的今天,他也坚持手写。“一本病历就代表一个病人,看到手写病历,我就想起了给他看病时的场景,他的病情、他的症状都能历历在目,是亲手的记录过程给我加深了印象,让我心中有数。有些10年前的病人我还能通过病历回忆起他们。”张老表示,时代发展,技术更迭,有些方式虽然老套,但并不一定不好。

网络发达的社会,网络问诊兴起并广泛应用,但是张老却有自己的原则:拒绝一切网络问诊,看病必须见真人。作为曾经的心内科主任和急诊科主任,他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诊疗。他以高血压为例,举例说,“同样的高血压,个体差异非常大,有的人高压高、有的人低压高,有的人是老病号,老的是新发的,不同类型不同患病年限,诊断的结果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同,这就很考验医生的水平。我只有见到他,看到他的脸色状态,经过详细询问,并亲手捏捏腿部是否水肿,才能精准分析,精确诊断。”

行医多年,他一直跟学生强调“看病的思维方式”很关键,“看病要用脑,要去分析,看对病是前提,对症用药才有效。”他也经常将哲学理论运用到医学中去,利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唯物主义等观念看病。

诚心诚意治病救人,解人间之疾苦

张老的医术是出了名的高超。在他庞大的病人群体中,有许多是跟了他半辈子的老病友。其中,有被他抢救过来的心肌梗死病人,在他的治疗下又活了三四十年的,堪称奇迹。

他的医德也是有口皆碑,众人认可。还在潍坊学农时,他曾经为晕倒在田地里的脑出血农民施以全力的抢救,心脏按压、口对口呼吸抢救半个多小时,只为让家属不那么痛苦。在市立医院行医时,人送外号“小处方医生”,开便宜药治难缠病。高血压这种疾病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很多的中老年人都患有这种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张老坚持倡导“简用药、少花费,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的理念。无论对谁,他均一视同仁,切实做到根据病情治病,率先垂范,因人施治、因病施治,合理用药。

他说,自己和父亲照顾患病母亲20余年,深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无助和无奈,所以自己行医后,也常怀怜悯之心,体恤他们的不易,竭尽己能施以援手。由于一心扑在患者身上,张老有一群忠实的患者“粉丝”。他在哪里,熟悉他、信任他的患者就跟到哪里。

古稀之年,为了患者,退而不休,张老践行着“读书、实干、开拓”的六字箴言,“医”路向前。

新闻推荐

绿博会简介

▲2018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昌邑)国际邀请赛▲2018北方(昌邑)绿化苗木博览会开幕式▲容器苗培育▲潍水...

昌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邑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