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照潍水
2005年5月峻青与夫人于康重回昌邑来到潍河岸边少年峻青1946年冬在胶济前线昌邑青年峻青中年峻青2005年5月峻青回昌邑与张相文合影(前排左二为张相文)峻青1953年在广刘村住过的房屋,当年他亲手栽植的牡丹花今天依然花繁叶茂。峻青文集峻青为昌邑文山诗书社题字
8月19日清晨,著名作家峻青先生在沪离世,享年96岁。
峻青,原名孙俊卿,1923年3月生于山东海阳,当代著名作家、画家。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大众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昌潍地区武工队小队长、《中原日报》编辑组长、中南人民广播电台编委兼宣传科长、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代理党组书记,《文学报》主编。主要著作有长、短篇小说《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海啸》和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等。其中《老水牛爷爷》《第一场雪》《海滨仲夏夜》《秋色赋》等多篇小说、散文入选中小学和大学《语文》课本,有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海内外出版发行,有的作品被改编成戏剧、电视剧、电影,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
出生于胶东的峻青与潍坊有着不解之缘。他曾于新中国成立前后两度在昌邑战斗和生活。其成名作和代表作《老水牛爷爷》《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等均在昌邑创作,描写和反映了昌邑人民火热的革命斗争和生活。他自称昌邑人民曾经三次救过他的命,并由此结下了深厚的血肉之情,一直把昌邑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本报记者潘来奎
1922年3月,峻青出生在山东海阳一个偏僻的山村——西楼子村,由于家境贫寒,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生活的艰难并没有阻碍峻青对文学的渴求,他从小就喜欢听牛倌、长工们聊天、说笑话、讲故事,并模仿着《聊斋志异》的笔法写一点乡井见闻、邻里轶事。
十三岁那年,峻青因生计所迫辍学到邻村花边工厂当童工,他发现上中学的小东家经常带回家一些新文学书籍和期刊,就趁打扫书斋的时候偷偷把书藏在衣服底下,到晚上等同炕的长工睡下后,就在昏暗的油灯下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新文学和进步期刊给他带来的震撼,加上自己的生活经历,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于是,他第一次模仿着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了一篇一个牛倌的悲惨生活的文章。也是在这个时候,少年峻青不断听到、看到了当地的共产党人带领农民队伍,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在他心里播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从心底里渴望能够接近他们、加入他们,记录下他们的英雄事迹,颂扬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参加到正义的革命斗争中来。
1941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了华北大地,也燃起了峻青的爱国之心。他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拿起枪杆的同时也拿起了笔杆,宣泄着自己对敌人的仇恨。在环境艰苦、斗争激烈的海莱边区,战斗之余,他利用部队的流动图书资料室,拼命地学习,迅速提高文化水平。他迫切地想把战斗中的所见所闻、亲身感受,用笔记载下来、传颂开去。在部队,他先后做过教育、民运工作,当过前线记者,干过武工队。这段时间,趁工作和战斗间隙,他以笔为枪,写了大量通讯报道,创办了油印小报《前线快报》,及时表扬战斗中的英雄,传播胜利消息,总结斗争经验。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风雪之夜》,是一个瓦解伪军返正的戏剧,还写过胶东大鼓《鸭儿沟》,在部队和农村表演、传唱。短篇小说《马石山上》反映了当时的战斗场景。这些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极大地鼓舞了战士和群众的革命士气,也带着满腔仇恨,化作一颗颗犀利的子弹,射向了敌人的胸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不顾刚刚签订的《双十协定》,很快就撕下脸皮对共产党发动全面进攻。1946年,身为胶东《大众报》记者的峻青,被组织派往胶济前线,来到昌邑担任敌后武工队小队长。
当时,十多万名国民党和还乡团的匪徒们,把昌潍平原蹂躏得鲜血淋漓,许多村庄被夷为平地,许多果林被砍伐一光,许多妇孺惨遭杀害。然而,勇敢无畏的昌邑人民没有在血与火中屈服,他们倔强地站立着,没有一时一刻停止过斗争。峻青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带领武工队,发动群众与敌人展开了顽强战斗。
有一天夜里,峻青带着五六个人通过敌占区,部队派了一个通讯员带路送他们。拂晓的时候,遭遇了敌人。为了掩护峻青一行人,通讯员一个人留下来阻击敌人,保护他们安全撤退,自己却牺牲了。死时他还手里紧握着枪杆,面向着敌人。这一幕,深深地刻印在峻青的脑海里。后来峻青创作的《黎明的河边》,反映的就是发生在新中国解放黎明前这段最黑暗时期潍河岸边的战斗生活。其中,小说主人公“小陈”的原型,就是这位到死都不知道姓名的通讯员。
1946年9月的一天夜里,国民党第八军李弥部队进攻到潍河西岸,当时峻青正在潍河东岸的北孟李家埠村暂住老乡的房屋里披灯创作长篇小说《海阳前线》。突然,大股武装匪特由叛徒带路包围了李家埠村。听到屋外枪声响起,峻青赶紧摸出手枪跑出屋外。此时,外面的枪声已响成一片,并越来越近,显然,敌人有备而来,目标明确。危急时刻,房东李元兴老人把峻青一把推入院角的玉米垛中。敌人破门而入,看见屋里没人,又在院子里搜查,用刺刀捅了好几下峻青躲藏的草垛。然后严刑拷打逼问李元兴,但老人始终一字都不说。此刻,武工队带领群众开展了反击,敌人无奈,只好收缴了峻青的小说手稿悻悻而去。在这次战斗中,武装部长李成万同志壮烈牺牲。
对昌邑人民不顾自身危亡的救命之恩,峻青先生始终念念不忘,提起这事就热泪横流。他说:“是昌邑人民养育和救了我,没有昌邑人民,就没有我的今天。”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峻青担负的新闻和行政领导工作日益繁重,但他念念不忘在昌邑潍河岸边战斗和生活的日子,时刻挂念着再次回到昌邑写作,把那段战斗的历史和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用手中的笔再现出来。
1953年春天,峻青争取到全国文协组织的作家下乡、下厂、下部队活动机会,再次回到昌邑大地。他在《峻青谈创作》里写道:“那是一个晴朗的三月的早晨,一列由济南开往青岛的列车,在初升的阳光中隆隆地向东飞驰。我伏在车窗上,望着东方那即将到来的潍河,心中充满了激动。啊!潍河,这阔别了多年的潍河。现在我又看到她了。她象一条灰白色的带子,在灿烂的阳光下闪着宝石似的金光。”“……在岞山下了车,我沿着蓝色的潍河,向北,一直向北,踏进了昌潍平原的中心。一路上,旧地重游,每一个村庄,每一处果林,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引起我的强烈的激动。我的心长久地不能平静下去。”
再次回到昌邑的峻青,没有住宾馆、吃饭店,而是主动要求下基层,住乡村。他说:“我是来体验生活写作的,不是来享受的。”当时虽然解放了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大城市相比,乡村生活水平差距依然很大。但峻青在村里一住就是半年多,和乡亲们同吃一桌饭,同睡一张炕。他随身装着一个小本子,正面用作采访记录,反面记着在哪一户人家住了几天、吃了几顿,临走时按规定给房东留下钱和粮票。
根据采访写作需要,他先后在围子董家隅庄、卜庄广刘等村居住。在这里,他找到了许多当年的老战友、老相识,也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和他们在一起,峻青仿佛总有说不完的话题,经常一谈就到了天亮。在和他们的接触中,他脑海中作品的主题脉络越来越清晰,英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于是,以李家抚宁村原党支部书记李百俭为人物原型的《老水牛爷爷》生动传神地创作出来了。小说问世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为传颂。
峻青辗转多方打听,找到了当年那位为掩护自己撤退英勇牺牲的通讯员的墓地,却见到坟前的墓碑上一个字也没有。原来当时战斗结束后,老乡们收敛到一具被敌人用刺刀戳得稀烂了的尸体,从衣服上认出是八路军,就把尸体偷偷掩埋在一片果园里。因为不知道姓名,所以就立了一块无字碑。峻青呆呆地站在坟前,眼泪簌簌直流,很久都说不出话来。当晚,他就住在果园主人的小屋里,勉强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在油灯下伏在一张小凳子上,铺开稿纸,开始《黎明的河边》的写作。写着写着,眼泪就不停地滴落在稿纸上。后来,这部饱含峻青先生深情、真实再现当年血火战争的中篇小说,几经修改,于1955年正式出版发行,一时在全国引起轰动,人们争相传诵,一书难求,甚至出现了很多手抄本。小说一版再版,并被翻译成了蒙、藏、维吾尔和英、法、俄、西班牙等二十多种语言和文字,以单行本、小说集、连环画等不同形式在海内外出版发行。
正是因为《黎明的河边》这部作品生动、真实、凝炼地描写了发生在昌邑大地上的战斗生活,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人物刻画具有真情实感,性格鲜明,所以深受读者欢迎。这也成为峻青的成名作和早期文学创作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加上后期创作的反映昌潍人民战胜特大海啸天灾的长篇小说《海啸》等,成就了峻青一代文学巨匠。
峻青在昌邑体验生活写作期间,还发生过两件事情,让他始终难忘,时常提起。
一件事是1953年夏天的一天,峻青在潍河里游泳,当游到河中心时,突然大腿抽筋。他拼命挣扎,但身体还是一点点地往下沉,于是大声呼救。当时游在他前面的一个叫李守正的李家抚宁村的青年,听到呼救后,急忙回身奋力前去营救。当他被救上岸时,李守正却累得一下晕倒在河滩上。另一件事,发生在当年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那天夜里皓月当空,峻青突发兴致,拖着广刘村的少年张相文一起去潍河里划船。峻青吹着口琴,小船向北顺流而下。划着划着,张相文光顾着听口琴,小船突然一下子被一个大浪打入急流之中,船顿时顺流急下,剧烈颠簸起来。夜深人静,水深浪急,随时都有翻船的可能。两人一时慌了手脚,可无论怎么用力,小船都无法靠岸。一直这么颠簸拼挣了半个多小时,两人几乎精疲力竭。这时,在一个拐弯水浅处,张相文果断跳下船,用力拉住船头。峻青也随后赶紧跳下船,两人才算逃过一劫。
回想起这些事,峻青总是感叹不已:“是昌邑人民不顾自身安危,一次又一次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此恩此情浓于血肉,此生我难以报答。今生昌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峻青常说:“如果有一种病称作怀乡病的话,那我就是这种怀乡病的严重患者。”1954年峻青体验生活写作结束离开昌邑,回到上海后担任上海作协领导职务,后来又创办了《文学报》并担任总编。工作繁忙一直没找到机会再回昌邑。离休后又因身体健康原因一次次取消了订好的行程。对此,他多次说心有惭愧,一直想多回昌邑看看,为家乡办点实事,却因种种原因始终不能成行而深感遗憾。他在文章、诗作及给昌邑友人的信中曾反复表达这种怀乡情感。他在一首诗中曾写道,“卅年书剑滞江城,楚山吴水伴浮生。文章草草皆尘土,岁月匆匆半飘零。病久益感韶光贵,人老倍增怀乡情。每闻故园春意好,频频登楼望归鸿。”这首诗把他的那种怀乡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虽然多年没能再回昌邑家乡,但峻青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变化。每有昌邑人去上海找他,他都请到家里热情接待,拉着人家不停地询问家乡的情况。家乡人给他写信,求他题字,他都每信必复,每求必应。昌邑文学爱好者孙向阳在与他的书信来往中听说他胃不好,医生建议多喝点小米粥,而上海当地买不到家乡那样的小米。孙向阳就给他寄去了十斤家乡小米。没想到峻青专门回信致谢,并附赠画作一副,画上题诗:“旅次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莫嫌尺素短,应知乡情深。”先生对家乡的感情和为人处事作风令闻者感佩不已。
2005年5月,已是83岁高龄的峻青,不顾医生的劝阻,携夫人于康执意回到阔别了半个世纪的故乡昌邑,而且一住就是十几天。一下车,先生就对家乡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感叹不已,激情难抑。来到滚滚流淌的潍河岸边,他久久凝望,激动地回忆起当年在这里战斗和生活的一幕幕……那段时间里,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不停地走乡村、进工厂、看学校,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询问,不住点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用他的话说,今生也许就是自己最后一次回家了,一定要多走走、多看看,把家乡的一切看遍,记在心里,不留遗憾。让他倍感意外和欣喜的是,昌邑市委、市政府举行隆重仪式,授予他“昌邑荣誉市民”。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一辈子获得的最高荣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自己当作昌邑人,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
当他重回当年居住过的广刘村,乡亲们自发地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扭起秧歌,像过年一样用最隆重的方式迎接在外的游子回家。再见熟悉的老乡亲,一起拉家常、话今昔,他止不住热泪纵横、声音哽咽。他一次又一次地说:“我一生如果说还有一点成就的话,那也全是家乡人民给予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家乡人民还记得我,这么热情地欢迎我,而我为家乡人民做得还太少太少,实在愧对家乡父老。有生之年,只要家乡人民需要,我一定尽心尽力。”
(本版图片由昌邑市文旅局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晓强)8月20日下午,副市长马清民带领市水利局、市海渔局主要负责同志到滨海区、昌邑市检查防潮堤安全...
昌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邑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