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抗战生命线 今日滩涂展新颜 重访红色生命线“渤海走廊”
□本报记者李振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王鲁兵
“西边的太阳落下了海面,神兵夜降交通线,远处传来芦笛声……”7月1日清晨,昌邑市下营镇胶莱河入海口西岸,安静的农家院里传出一首悠扬的《远处传来芦笛声》。歌声中,脚下这片土地与曾经的烽火历程渐渐重合:80年前,这里诞生了书写抗日战争奇迹的红色生命线“渤海走廊”。
是什么力量缔造了这些奇迹?昔日的荣光与今天有着怎样的关联?怀着探究之心,记者走进昌邑市,重访神秘的“渤海走廊”,探寻这片土地的红色基因与传承故事。
“隐秘生命线”上
红色群像熠熠生辉
在齐鲁大地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中,“渤海走廊”是个显著又隐秘的存在。
显著在于她的横跨面积。她位于原昌邑、潍县、寿光三县北部,东起胶莱河,西至原寿光县东北部的榆树园子村一带,是一条东西长约60公里,南北宽5公里的狭长通道。全面抗战期间,数十万部队从这里经过,规模蔚为壮观,可沿线百姓极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番号,去向何方,要做什么。
隐秘源于她肩负的绝密使命。站在位于龙池镇刚刚落成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里,昌邑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孙建设指向一张抗战时期的山东地图告诉记者,1941年至1943年期间,“渤海走廊”作为胶东根据地与其他根据地及延安联系的唯一通道,除了保护参与跨区调动的部队外,还要秘密保护2400多位党政军干部以及数百份情报。
令记者印象更为深刻的是,80年前,招远等地产出的黄金,被藏进过往干部及“运金大队”队员们的衣袋,一两未丢地从这里秘密运送到沂蒙山区,13万两还被安全转送至延安,一解当时燃眉之急。
那几年,“渤海走廊”沿线地区日伪军达2500多人,此外还有数万国民党土顽部队,而我正规部队仅有数百人。力量对比如此悬殊,这片滨海的荒芜滩涂怎样创造了“黄金一两不失”的奇迹?
问题的答案,随着记者走进“渤海走廊”沿线村庄,探访见证者及其后人,慢慢浮现出来。
在龙池镇马渠村,村支书魏广政说,当年八路军一打胜仗,村里的儿童团员们就蹲在自家的鸡窝前等着母鸡下蛋送给八路军。
在下营镇曹家店村,89岁的老人曹庆才回忆,抗战期间部队经常从村里经过,需要过河时,船工们便架起木船一趟趟穿梭在潍河两岸往来运兵,分文不取。
在龙池镇瓦东村村史馆,村支书赵中伟面向照片墙上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感叹,新中国成立前,瓦东村一共走出了20名中共党员,其中11名英勇牺牲,他们都只有十几岁、二十几岁。
以大众为根,紧紧依靠人民。“渤海走廊”流传的故事描绘的是儿童团员,是船工,是年轻党员,是沿线上千村庄、40余乡镇几十万人民大众熠熠生辉的群像。只要党一声号召,他们“有粮出粮,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用血肉之躯铸成保卫“渤海走廊”的铜墙铁壁,汇聚成足以改变历史前进步伐和方向的伟大力量。
“不上锁的村史馆”
传递红色火焰
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我要把烈士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一直到我讲不动为止。”站在龙池镇白塔村的抗战殉国烈士祠门口,67岁的退伍老兵魏铁良语气铿锵。守祠七年,魏铁良每年都要为上万名参观者介绍英烈们在“渤海走廊”留下的英雄事迹。
魏铁良是昌邑市普及传承红色历史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市从村干部、“五老”人员、青年学生和党员群众中推选出72名红色讲解员开展红色教育宣传,累计超过3万人次接受教育。为了将红色记忆永久留存,昌邑成立了由党员义工等360余人参与的史料征集小组,先后奔赴10余个省市,深入330多个村庄,走访252位建国前的老党员、老战士、老模范,抢救性整理出记录文字520余篇,编写的《听老革命讲那过去的事情》四辑已印发8万册。
作为“渤海走廊”的主体,昌邑市于2017年底启动了党性教育基地工程建设。目前,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10个专题展馆和200个红色村史馆为载体的红色展馆群初现规模,1680多批次、13.8万余人次到访参观。尤其是散落在28个村庄的已建成红色村史馆,更是成为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身边课堂。
在卜庄镇西董村史馆胶北特委旧址的一间西屋,几个小学生正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当年胶北特委的成员就是在这里开会议事,为方便出现敌情时及时撤离,这扇窗户都没有安装窗棂。”
孙建设说,红色村史馆都是全天候开放的“不上锁的村史馆”,党员过支部生活日、主题党日,村民们过年过节祭奠瞻仰,村史馆的大门随时敞开。今年昌邑市还开展了“我的假期红起来”活动,组织大中专学生寒暑假返乡时参观村史馆,了解本村历史。在马渠村史馆,一位大学生在参观后留下感言:“想到自己出生在红色马渠,就充满了奋斗的力量!”
红色精神驱动
荒芜滩涂展新颜
今天的“渤海走廊”,历史与现实交叠共存,初心与使命绵延传承。
登上饮马镇山阳村的博陆山顶,北望,曾经的“渤海走廊”平畴万顷,尽收眼底。山下,大型工程车往来穿梭,隆隆作响,一座文旅小镇正在破土。
“这一片是正在施工的‘梨花水镇’文旅项目,为确保项目启动,这1000多亩地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流转。”谈到山脚下正热火朝天建设的新项目,山阳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敬颇感自豪。
“高效率的原因是什么?”记者好奇。
“我们有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和一群永远跟党走的人民群众。”王成敬一语道出关键。2018年,山阳村关停了开采40多年的石英石矿,引进“梨花水镇”项目。为保证项目按期开工,村里6个党支部、150名党员站了出来。党群同心同德,3个月就完成违章建筑清理60多家,腾出230亩存量建设用地,硬化2.3公里施工道路,让投资伙伴直呼“想不到”。
“等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为村里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旅游年总收入5亿元,村民们不挖矿搞旅游也能富起来!”谈到未来,王成敬满眼笑意。
先行一步的,有种使命意识。围子街道是远近闻名的“铸造之乡”,作为行业龙头的浩信集团,推出“共享计划”,高端人才、3D设备等与同行共享,加速“围子铸造”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先富起来的,有种责任意识。满国康洁环卫集团开创“一把扫帚帮扶贫”模式,招聘环卫工人时优先选用家庭生活贫困或低保人员,解决贫困群众温饱问题。
红色精神驱动下,如今的“渤海走廊”早已不是盐碱遍地的荒芜滩涂,经济、生态、民生全方面提升的通道愈发广阔:昌邑北部的化工园区正着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南部的潍水田园综合体入围省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
红色“渤海走廊”,前路风景更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聪聪通讯员韩旺)近年来,昌邑市饮马镇高度重视森林乡镇建设,把创建山东省级森林乡镇摆在重要位置,...
昌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邑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