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当年峥嵘岁月,荣誉感深植心中 金家岭街道“老海军”讲述戎马岁月,共庆人民海军70华诞

半岛都市报 2019-04-30 01:56 大字

郦大卫

刘孝治1964年当兵时的留影。(翻拍)

李廷太

文/半岛记者张杨通讯员于雅洁图/受访者提供

4月23日,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担负检阅任务的西宁舰上五星红旗、八一军旗迎风飘扬。70岁,对于一个人来说,已是古稀之年;对于一支海军来说,却是青春芳龄。历经70年锤炼,如今,国产航母完成海试,中国海军正以更强大的实力守卫着祖国的辽阔海域。往昔历历在目,对于老海军们来说,70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逐梦深蓝,劈波斩浪,回忆青春,展望明天。近日,记者专访三位海军退伍老兵,忆起当年大家依然热血沸腾,探寻着人民海军诞生的那段峥嵘岁月。

曾为毛主席接电话线受访者:海都社区郦大卫84岁

一身深灰色冲锋衣,花白的发,微驼的背,84岁的郦大卫往椅子上一坐,依然保持军人的标准坐姿。“这是一种习惯,不管离开部队多少年,一言一行仍以军人的要求约束自己。”郦大卫说,这也是对部队感情的一种寄托,就像他给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闲暇就到海军纪念馆转转一样,心中永远记着自己是一名军人。

1951年,年仅16的郦大卫入伍,在原青岛海军炮校进行了有线通信的专业培训。“最令我激动的就是,曾经见过一次毛主席,为毛主席接过电话线!那也是毛主席唯一的一次青岛之行。”郦大卫激动地回忆道。1957年,年仅22岁的郦大卫担任海军青岛基地司令部的通信科有线参谋,就在初夏的某天,他突然接到通知,准备执行一次重要任务。“接到任务时,领导并没有和我说是谁要来,只是说需要进行安排通信,需要将当时唯一一条与海军北京司令部通信的电话线转接过来。”郦大卫坦言,直到在毛主席下榻的迎宾馆见到毛主席,才知道情况。“那时就在迎宾楼门口,毛主席一行人正好从外面回来,见到我们还亲切地和我们打了招呼!”描述起当初的场景,郦大卫大叔依旧激动得满脸通红。

谈到海上阅兵仪式,老人津津乐道。“战略导弹核潜艇舷号412,是新型战略核潜艇,是中国建造排水量最大的潜艇……”老人动容地说,看到祖国一天比一天强盛,海军装备越来越精良,真的无比自豪和欣慰。他说,当年的舰艇落后,如今有各种潜艇、战舰、航母,而自己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到国产的航母上去看一看。

退休后义务为老人理发受访者:康城社区刘孝治77岁

“我19岁便入了伍,可以说在这海上生活了40年,回忆起当初,真是忆苦思甜啊!”回忆起当兵的历史,内敛、儒雅的刘孝治总是一脸的荣光。初见到刘孝治,黝黑的皮肤,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眼神却透着一股坚韧劲儿。1961年入伍后,刘孝治从一名电工新兵到电工军事长,再到机电业务长,他在驱逐舰部队服役整整12年的时间,这12年里,几乎每天的生活就是出海,有时一出海就是一个多月。与军舰的朝夕相处,让刘孝治对各类艇上的每根管道、每颗螺丝钉都分外熟悉。

他绘声绘色地讲起出海。出海最缺的是淡水,每次出海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长。每人标配两桶25公斤的水,两桶水包含洗漱,洗衣服,两个月里基本不能洗澡,只能用洗脸的湿毛巾擦擦身,官兵的发型统一都是剃光头,为的是节省洗头的淡水。“我从小就学会了理发,每到周末,就为战友们挨个理发,有时候理完下来,手都磨起泡了。”刘孝治笑着说道。这位老兵为海上科研事业奉献了一辈子,曾出海500余次。

“在青岛当兵,就不想离开了。”原籍是潍坊昌邑的刘孝治因为从军爱上青岛,他坦言,青岛是一座与海军结缘的城市。如今,退休在家的刘孝治也没停止为人民服务的脚步,他发现,社区的老人越来越多,其中部分老人生活无法自理,无法自行外出理发,常常“蓬头垢面”。刘孝治便又捡起了一手剃头的好手艺,他就开始主动为这些老人义务理发。刘孝治为社区老人义务理发的名声越传越远,不少低保、孤寡老人也找到了他,他则有求必应。

海军老兵退伍不褪色受访者:石岭路社区李廷太71岁

4月23日这天,记者来到了位于石岭路社区的退休海军李廷太家中,他一早就坐在了电视机前,观看有关阅兵活动的最新报道。今年71岁的李廷太说起自己的海军经历,老人家格外激动。

1968年,20岁的李廷太成为了海军北海舰队的一名新兵。进入部队后,勤奋好学的李廷太第二年便获得了入党的机会,到了1970年,便被提升为干部。“海军生活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面朝大海心旷神怡,真实的海军生活那是非常危险和艰苦的。”李廷太回忆道。用“乘风破浪”来形容海军训练,一点都不过分。“几个小时的训练都不叫事,有时候训练会持续20多天,满眼望不见人,除了船就是海。”

1987年,李廷太转业进税务局工作,可对于海军的关注,一点没有改变。如今,李廷太离开部队已经32年了,所有的舰艇、船只、武器等配置早已今非昔比。“当时我们最大的就是驱逐舰,再看现在,连航空母舰都有了。”李廷太不禁感慨道,“对于我们技术兵种来说,现在的先进技术,我们无法驾驭。”

说起李廷太,小区内的居民和工作人员都很熟悉。在去年的峰会期间和这次海军节期间,李廷太都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穿起小红马甲,戴起小红帽,走上街头,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引、协办导办等志愿服务。“虽然离开部队那么久了,也退休了,但咱依旧是一名党员不是,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算不了啥。”谈到志愿活动,李廷太笑着说道。从军人到志愿者,李廷太——这个老兵成功地华丽升级转型,始终保持着“退伍不褪色”的情怀。

新闻推荐

昌邑打出“组合拳”秀出河流靓姿

本报讯(通讯员王鲁兵王文君胡阳)“已投入使用的昌邑市智慧河湖管理信息系统,为河湖管理提供了‘千里眼’,26...

昌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邑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