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名逝者青岛“入海为安”

潍坊晚报 2018-10-19 09:26 大字

10月18日,“情归大海”潍坊市第二届(秋季)生态文明海葬活动在青岛八大峡海域举行,迎着飒飒的海风,24名逝者的骨灰沉入海里,亲属摘下菊花花瓣送亲人最后一程。记者了解到,这是潍坊市第三次举办生态文明海葬活动,至今共有119名逝者“入海为安”。据了解,参加集体海葬活动的基本费用由政府买单,今后潍坊市会将海葬活动常态化,每年举行一至两次。

抵达指定海域为亲人进行海葬

10月18日,迎着初升的太阳,47名家属分乘两辆大巴车赶往青岛,在这之前,灵山仙庄已提前将24名逝者的骨灰送到了青岛,为这场集体海葬做好了准备。路上,他们有的闭目沉思,有的则低声交流着关于海葬的准备事宜。

三个多小时后,大巴车抵达此行的目的地——青岛八大峡码头。八大峡位于栈桥海滨以西,因区内8条马路以我国著名的8个峡谷命名,且与青岛著名的“八大关”东西并峙,故称“八大峡”。

在码头上,家属们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亲人的骨灰,淡绿色的骨灰盒均是由可降解材料制作而成。有的家属怀抱着骨灰盒,有的捧着鲜花,每一个人都神情肃穆,有的还悄悄拭去了眼角的泪珠。

在简短的公祭仪式上,伴随着哀乐,主持人深情地宣读了催人泪下的海葬祭文,家属们举行了默哀礼,之后乘船赶往指定海域为亲人进行海葬。

此时的海风已经泛着凉意,耀眼的阳光洒在海面上,白色的海鸥伴随着海浪起起伏伏。家属们依次坐在座位上,或垂泪、或发呆、或沉思。

在海上行驶了约20分钟,载着家属和逝者骨灰的船只抵达指定海域。海葬仪式开始,每个人的表情更加凝重,即将和亲人告别,他们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将黄色、白色的菊花摘下插到骨灰盒上,用白色绳子系住骨灰盒,口中喃喃说着跟亲人告别的话语,然后缓缓放开手中的绳子,让骨灰盒落到海面上,旁边的家属则抛洒下手中的菊花瓣,有的家属失声痛哭。

伴随着海水起起伏伏,骨灰盒陆续沉入海中,只剩成片的花瓣漂在海面上,家属们目送着绚烂的菊花逐渐漂远,与已故亲人做最后的道别。

尊重父母生前决定,儿女完成父母海葬遗愿

目送着父亲的骨灰入海,市民张毅丽忍不住落泪了。虽然心中无限悲痛,她也为终于圆了父亲的遗愿而欣慰。

张毅丽的父亲去世刚刚两个多月,享年92岁。张毅丽的父母都是军队离休干部,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在他们心里,摆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国家和人民,即使过世后也不想给国家添麻烦。

“父亲去世后,母亲才告诉我们,他们老两口已经把后事安排好了,父亲提出要进行海葬。”张毅丽说,通过母亲她们几个姐妹才知道,父亲从报纸上看到了关于海葬的报道,这种方式既减少了儿女的麻烦,也更环保,因此两人商量好要选择海葬。在后辈心里,虽然心中百般不舍,仍选择尊重父母的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

像张毅丽姐妹一样,家住潍城区的王少先和哥哥姐姐也是来完成母亲遗愿的。王少先告诉记者,母亲生前是一名退休干部,去世时85岁,至今已经有五年了。“母亲去世前再三叮嘱,如果有海葬仪式的话一定要替她报名。”王少先说,母亲非常开明,认为这种方式非常环保,生前曾多次提出这一愿望。受母亲影响,三兄妹都非常争气,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在他们看来,生前尽孝比老人去世后大办丧事更有意义,因此对于母亲这一决定也很支持。

母亲去世时潍坊市没有海葬这种形式,今年了解到潍坊市也开始举办集体海葬,王少先就报了名,完成了母亲的遗愿。

儿子生前喜欢大海,今后与大海相伴不孤单

在去往海葬海域的过程中,市民王先生和妻子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王先生的手里抱着一个骨灰盒,妻子手中抱着鲜花,两人低头沉默着,情绪非常低落。

通过与他们简单交谈记者了解到,与大多数参加海葬的亲属送别长辈不同,王先生夫妻此次来送别的是他们的儿子,今年五一期间,他们将至而立之年的儿子突发心脏病离世。时隔近半年,对于这段痛苦的经历夫妻俩都不愿再提,今天再次与儿子以这种方式见面,王先生将骨灰盒紧紧地抱在怀里。

因儿子离世突然,夫妻俩想到儿子生前喜欢大海,而且海葬地点在美丽的青岛,便报名参加了此次海葬,红瓦、绿树、大海相伴,想必儿子也不孤单。

家住奎文区的范先生此次是和妹妹、儿子一起来送别姑姑一程的。范先生说,姑姑无儿无女,已经去世多年,骨灰一直寄放在别处。今年,他在给父亲办理后事时得知了海葬这种方式。在范先生看来,骨灰寄存并非老人的最终安身之处,经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介绍,他了解了海葬这种形式,并征得了家人的同意,让姑姑“入海为安”。

集体海葬已举办三次

据了解,“情归大海”潍坊市第二届(秋季)生态文明海葬活动是由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文明办主办,灵山仙庄管理处、青岛市殡葬管理所承办,是潍坊市举办的第三次集体海葬公祭活动。

据介绍,从2017年下半年起,市民政局等部门面向全市居民组织开展海葬服务活动,由市级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参加集体海葬活动的基本费用由政府买单,活动委托青岛市殡葬管理所实施,至今共有119名逝者“入海为安”。

“他们大多是学历较高的老干部、老教师,生前就表达了要海葬的意愿,而且多来自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移风易俗宣传力度的加大,海葬作为文明节俭、自然环保、节约土地的新式葬法,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支持。

除了海葬外,潍坊市现在正大力倡导树葬、壁葬等生态节地葬法,目前,高新、潍城、昌邑、高密、诸城等县市区已经基本建成生态节地墓区,下一步,潍坊市还要新建公益性公墓和旧公墓新建墓区,广泛推广骨灰存放、深埋、撒海以及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法,对选择不保留骨灰葬法的逝者家属给予适当奖补。

文/图本报记者周晓晴

新闻推荐

黄元御中医药文化节22日举行

地点在昌邑市,确定了3大类共9项活动本报讯10月17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黄元御中...

昌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邑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