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一起登记捐遗体 刘国能、刘国敬还都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潍坊晚报 2018-08-04 10:19 大字

“献血状元”刘国能和堂弟刘国敬都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兄弟俩同时还进行了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申请登记,如此义举让人感动。

兄弟俩荣誉都很多

8月2日,记者在“献血状元”刘国能家看到厚厚一沓献血证,有100多本。他从2002年开始参与无偿献血,至今已献血249次,献血量15万余毫升。另外,他还有很多荣誉证书、奖牌,包括“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证书、“潍坊好人”证书等。

刘国敬的荣誉也很多,“昌邑好人”“潍坊志愿者服务之星”等,不胜枚举。“我只是在哥哥的带动下,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刘国敬腼腆地说,他至今献血80多次,献血量3万多毫升,比堂哥刘国能差远了。

刘国能、刘国敬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都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他们都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要是能与患者配型成功,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捐献造血干细胞。”兄弟俩坚定地说。

实在的“潍坊好人”

刘国能、刘国敬的老家在昌邑,刘国能目前居住在潍城区卧龙小区西区,刘国敬在潍坊城区一家门窗厂工作。

刘国敬的经历坎坷,他小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他一直跟随父亲和奶奶生活。2006年,父亲又因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负债累累。当时年仅20岁的他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每天一边照顾父亲,一边在家附近的工厂打工。就这样,他无微不至地照顾了父亲7年,直到2013年父亲去世。刘国敬也被村里人称为“大孝子”。

父亲去世后,刘国敬跟随堂哥刘国能来到潍坊,看到堂哥经常献血、帮助他人,他觉得自己应该像堂哥学习。于是,刘国敬也开始参与无偿献血并跟随堂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记者看到了兄弟俩在2017年签订的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申请登记表。“身后捐献角膜、遗体等,会让很多人重获光明和新生,也对医疗事业有帮助。”两兄弟说,2017年,他们在《潍坊晚报》上看到很多市民去世后都捐献了遗体、器官等,这对他们触动很大,也有了身后捐献角膜、器官等的想法。于是,当年4月1日,兄弟俩一同来到市红十字会,进行了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申请登记。

兄弟俩不仅在潍坊市区献血,有时候从各地媒体上看到血液告急的消息,他们都会去支援,在山东省血液中心、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等血站,都有他们多次无偿献血的身影和记录……“帮助别人,真正快乐的是自己。”兄弟俩说。

文/图本报记者刘晓梅

新闻推荐

昌邑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本报讯(通讯员王鲁兵王文君)近日,昌邑市作协主席姚凤霄荣获中国散文学会第八届“冰心散文奖”,成为潍坊市首位获...

昌邑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