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守正不桡”的为官定力
《汉书·刘向传》有云:“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要坚守正道,坚持公平正直,不为众曲而自屈。换而言之,守正不桡,就是要守住廉洁底线,守住责任担当,守住良知高尚,做到胸怀正气、行事正当。
《礼记》论道:“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追溯历史,那些在从政之路上颇有建树的为官者,无不是“守正不桡”的典范。东汉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怀金十斤来拜访他,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大感惭愧,怏怏而去;三国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为表示对自己的处罚,他拿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古人这些守正的事迹均值得我们学习。
反观当下,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守正不桡”的定力,在为官的道路上随波逐流,不能一如既往地守住应有的那份操守。有的是守不住廉洁从政的底线,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的诱惑,看到别人搞权钱交易,自己内心便蠢蠢欲动,在侥幸心理与贪欲的共同驱使下败下阵来,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而掉入腐败深渊;有的是守不住干事创业的责任担当,不能始终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与敢闯敢试的锐气,他们要么以“老同志”自居而终日暮气沉沉,干事缺乏担当,要么做事“打太极”,对待工作“推、躲、让”,责任心缺失,如此一来怎能干好工作呢?
“守正为心,疾恶不惧。”公道自在人心。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坚守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那颗为民之心,始终坚定不移地站稳人民立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就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只有这样方可行稳致远,为官之路便会越走越宽。如果私心过重,以是否对自己有利为出发点来干工作,不能够始终秉持一颗公心干事创业,则各种恶念恶举便会有了萌生滋长的空间。私心杂念如不加以有效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使人丧失原则、丧失立场,最终会让自己走到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为官者须涵养“守正不桡”的定力。要慎独慎微,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要从小事小节的点滴养成抓起,从一言一行的细节细微处做起,坚持“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做到面对诱惑不心动、坚守底线不触碰,切实管住手、管住口、管住脚,不偏不倚地走好正道;要坚守初心,始终保持一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充满正气、敢闯敢试的干事创业热情,做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成功面前不自满、在责任面前不退缩,一心一意地做好“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
“守正不桡”蕴含着一种正义的精神和坦坦荡荡、堂堂正正、至大至刚的人格力量,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锤炼党性修养、扎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恪守正道,弘扬正气,敢于担当,始终如一地做到“守正不桡”,不断强化抵御各种风险和外界诱惑的能力,始终保持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浩然正气与高尚品格。
(原载于人民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马林峰通讯员刘雪雯多彩的文化广场、崭新的健身器材、宽阔的硬化路面、丰富的文化墙彩绘……...
昌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邑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