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就是这么干出来的

大众日报 2018-02-23 04:48 大字

□本报记者宋学宝

本报通讯员李国辉

2月19日,农历大年初四。凌晨3点半,昌邑市围子街道姚家郜村的姚学鹏简单吃了点饭,仔细检查前一天下午装好的一车大姜后,便发动起三轮车,与母亲一同赶往15公里之外的昌邑市宏大生姜批发市场。

今年33岁的姚学鹏平时在潍坊市区工作,在他看来,能利用春节假期帮父母卖姜,既分担了他们的辛劳,也体会了收获的喜悦,很有意义。他感慨说:“俺家已经种了15年姜了。要不是种姜,前几年哪有钱在潍坊买房?”

像姚学鹏家一样,这些年昌邑市依靠种姜发家致富的农户不在少数,“昌邑大姜”的品牌影响力更是日渐扩大,继201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形成“中国·昌邑生姜价格指数”后,去年,“昌邑大姜”又成功入选省第二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4点多,姚学鹏跟母亲到达宏大生姜批发市场。此时的市场内灯火通明,每条洗姜线上都挤满了满载生姜的三轮车。姜农们互问“过年好”后,纷纷拿出样品摆在划分好的区域,等待商贩前来打价。

很快,就有好几个本地和外地的商贩到姚学鹏家的车子前打价,但因为出价较低,都被姚学鹏的母亲婉拒了:“我这姜就是小点,可没有一点花皮(姜块有红斑)和癞皮(姜块有小气泡)。俺的姜,恁尽管放心!”

“大过年的,一斤多加6分钱吧,六六大顺!”旁边一位姜农的一番话,引来一阵会心的笑声。

“两块五一斤!”当一位商贩的出价达到姚学鹏母亲的心理价位后,她爽快地答应了,并立刻着手洗姜。她一边摆姜一边说:“姜从地里出来,先摆到车上,再摆到姜井里,再摆到车上拉过来,然后再摆好冲洗……说是种姜挣钱,光整整齐齐地摆上八遍,也够麻烦的。可话说回来了,咱老百姓的好日子不就是这么干出来的嘛!”

卸车、洗姜、装车、过磅、入库、结账,忙碌到上午10点,姚学鹏家的一车姜销售一空。

“照今天的价,一亩地能剩一万来块钱,有账算。明后天再出上几车来卖,然后就该晒姜种、准备种姜的活了。今年打算再多种上几亩!”把钱小心翼翼地放进口袋后,略显疲惫的姚学鹏母亲满面笑容。

新闻推荐

打击犯罪的浴血斗士

2017年9月12日上午8时18分,李纪友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抓捕故意杀人犯罪嫌疑人王某。经过排查搜捕,李纪友与同事将犯罪嫌疑人王某围堵在其家门口附近,命令王某放下手里的拿的编织袋。王某不听从指令,继续...

昌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昌邑,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