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统一改厕不需村民花钱

大众日报 2017-11-30 02:35 大字

□本报记者杨国胜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王鲁兵

11月28日上午,冬日暖阳下,74岁的昌邑市饮马镇山阴村村民王邦杰站在自家围墙外与邻居们闲聊。围墙里是他家原来的“圈”,但丝毫没有一丝臭味散出来。王邦杰笑着说,他们家在2013年就把旱厕改成了水厕,再也不会出现“猪拱鸡挠粪满地,蚊蝇成群臭熏天”的情形了。

说起改厕的动因,王邦杰直言他最初是反对的,但事实证明改对了。原来,由于年纪大了,子女怕王邦杰老两口上厕所不方便,又怕老人行动不便出意外,出钱将旱厕改成了水厕。“有的老人掉进过‘圈坑\’里,孙辈解手也不方便。儿子想来想去,花了1000多元钱,把‘圈坑\’处理干净后,用水泥造了一个储存池,地面上按上了抽水马桶。这样,俺老两口上厕所安全方便,而且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异味,没有蚊虫滋生。”王邦杰说。

在山阴村,王邦杰改厕属于先行者,更是受益者。近几年,随着村民卫生意识和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高,山阴村村民陆陆续续开始自行改厕。但村民们自行改厕没有统一的标准,花费也多。2016年春天,在昌邑市统一安排下,山阴村进行统一改厕。“除去已经自行改造完成的,我们村有141户村民进行了统一改厕。明年,所有村民就能全部改厕。”村党支部书记王邦亮说,统一改厕不需要村民自己花钱,而且标准全部统一了。据了解,昌邑市按照统一设计、统一购料、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原则实施改厕,厕具和设备由市里统一公开招标采购;施工由各镇负责,择优选择本地队伍,以镇、村为单位组织改厕施工;验收由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实施。

维护管理是保证改厕效益的关键。昌邑市于今年3月份印发了《农村改厕后续粪便处理实施意见》,明确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每户补助改厕后续粪便清运处理费60元,确保改厕后续粪便及时清运。目前,大部分镇已自行购买抽粪车辆,对改厕农户粪便进行抽运处理,切实解决广大改厕农户的后顾之忧。

同时,昌邑市还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全面实施”的原则,探索采取一村一站模式,由专业污水处理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对农村污水和改厕后续粪便进行集中处理。目前,该市已选取柳疃镇姜家寨村、西付村,龙池镇齐西村和卜庄镇姜泊村4个村庄开展试点工作,将采取一村一站模式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农村污水和改厕后的粪便。

新闻推荐

新建五处市级湿地公园

本报讯11月24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该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同意建立寒亭浞河等五处市级湿地公园的通知》,同意建立寒亭浞河、高密官河、昌邑滨海(下营)月牙湖、临朐圣水湖和昌乐太公湖5处市级湿...

昌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昌邑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