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福堂街路南名人汇聚
解放前潍县商界知名人士胡镜心的宅院,坐落在增福堂街胡家大门内。本地知名画家郭兰村解放后长期在杨家过道西面的一处宅院居住。郭兰村宅院西邻则是解放初期本地殷实商家贺伟斋的住宅。这些知名人士的宅院都位于增福堂街路南。
胡镜心:两度出任潍县商会会长
增福堂街拆迁前,路南的陈家大院马号原址以西,自东向西曾分布着平行的四条南北走向的、长长的单头过道。潍县解放前的商界知名人士胡镜心的宅院位于第三条过道内。这条过道本地称胡家大门,基本格局也是两边分布着一个一个独立院落,住户分布情况则未见记载。
胡镜心出身寒微,没上过什么学。他14岁就去潍县裕增酒店打工。后来,又去烟台投靠兄长,为了谋生,打潍县火烧、摆洋广(百货)小摊都干过。30多岁时,他又回到潍县,仍然在裕增酒店当伙计。
1928年,潍县国民党部在商界组织商民协会,胡镜心会同商人陈鹤亭、张善堂等人参加,并试图取代潍县商会。由于驻军及县长仍支持商会,商民协会存续时间不长即自行解体。这是见诸记载的胡镜心最早参与的事件。
1929年前后,潍县规定城乡酒店按不同的税章纳税。城区烧酒业的税率定得畸高,引起业商的不满和抗议。胡镜心主动在同业中演说鼓动,倡议群起抗税,并会同业商前往税局辩理。话不投机,大家愤怒地捣毁了税局。当局有关方面不得不对税率进行了合理修正。此举为烧酒业商争得了合法利益,他也因此在同业和商界中得到了赞誉。
1930年,潍县国民党部整顿商会。首先组织各行业同业公会,业商们推选胡镜心担任酒业同业公会主席,任期两年。各行业同业公会成立后,又对潍县商会领导机构进行改组,推选胡镜心等五人为监察委员。1931年秋,潍县商会改选。胡镜心获胜,当选为会长,任期四年。那年他45岁。
任职期间,胡镜心因为自己出身穷苦,职业经历让他对小商户和肩挑小贩等下层业商的困苦体察较深,因而常在各方面予以维护和照顾。尤其在赋税、募捐、出夫、差役等方面,总是把主要负担分摊给大、中商户,这导致了有钱有势的大商户心生不满。他与商会中代表大户的委员也时有摩擦,但却得到了占工商界绝大多数的中小业户的拥护。而他的这些所做所为出于公心,非为私利,所有摊派分配也都相对合理。所以在届满改选时,他又得以连选连任,在商界的声望愈加提高。
1938年1月潍县沦陷前,胡镜心随同潍县县长厉文礼组织的抗日队伍撤出县城。沦陷期间,他先是到昌乐县农村流亡避难,1942年底才悄然回到增福堂街自家宅院闲居。1947年底,胡镜心再次出任潍县商会会长。几个月后潍县解放,他又过起了闲居生活。
抗战前任职期间,胡镜心积极参与了营救关押在济南的邻居陈秉忱的活动。1935年,陈秉忱成功获释。潍县解放后,陈秉忱回潍,曾专门到增福堂街胡家大门胡镜心家访问叙旧。后来,胡镜心在有关方面的安排下,积极参加潍坊市政协组织的学习及其他活动,还加入了民革。
郭兰村:本地知名画家成就斐然
增福堂街路南的陈家大院马号原址以西,自东向西分布着平行的四条南北走向的、长长的单头过道。第四条过道本地称杨家过道,西邻坐落着一处前后共有五进规模、没有东西厢房的草房院落。该处院落,原来为一户是高姓人家的房产,1944年(也有记载说1948年)转卖出让。新房主为本地知名画家郭兰村。此后,郭兰村家自附近松园子街迁来,并长期在此居住。
1948年潍县解放后,郭兰村历任潍坊市私立新青中学、潍坊第三中学美术、生物任课教师,美术研究会副会长,潍坊市生产联社美术研究设计室主任,潍坊市手工业管理局美术室设计员,工艺美术学校教师,工艺美术研究所设计员等职务。
任教期间,在他的引导和培养下,不少爱好绘画的学生考入高等院校深造,成才成名,如孙敬会、谭英林等人后来都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1953年成立美术研究会,他任副会长。研究会在潍坊市文化活动馆从事书画研究方面的集体活动,颇有成效。
作为知名画家,郭兰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造诣深厚,解放后的成就特别炫目。戏衣制作的刺绣工艺方面,龙的形象经过他的修改,姿态格外动人。年画方面,他从解放初期开始创作,《互助力量大》《王小赶脚》《天仙配》《四季花开》《双狮图》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嵌银方面,他设计手杖、茶几、花架、套八文具、大小挂屏等四五十种,他的嵌银画稿设计还有双龙、双凤、八仙、八马图、西厢记、白蛇传、敦煌图案等。
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郭兰村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设计制作的嵌银双凤作品,深得好评。1957年,国家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在北京召开全国老艺人座谈会,潍坊市由他带领五名老艺人出席了会议。
郭兰村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去世后的1979年予以改正,恢复名誉。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过一些描述本地风情人物方面的文史类文章,内容细节详实,用笔谨慎客观,刊载于本地一些文史资料类的书籍、书册中。
贺伟斋:办义成祥油坊家境殷实
增福堂街路南、郭兰村宅院的西邻,有一处布局整齐的四进瓦房院落。这是义成祥油坊业主、殷实商人贺伟斋的住宅。
油坊业在本地历史悠久,见诸记载的有字号油坊始于清代光绪十年(1884)的复增油坊。油坊历来是庄户财主买卖,占用资金大、季节性强,周转慢,但稳妥可靠、有赚无赔。
油坊的日常营业内容简单重复,无非是买豆子、卖油、卖豆饼等。其长线营销活动还有存豆饼、存粮食,即所谓豆麦互存。麦收时豆子价高,秋收时麦子价高。资金雄厚的油坊,除榨油外,还按照市场规律,在秋季大量卖麦、买豆,利用季节差价谋利。另外油坊榨油后的下脚料、牲口粪便,都是很好的肥料,都可以换成钱。所以经营油坊发不了横财,但财富积累还是相对较快的。
富裕农民多在农闲时以贱价买豆饼或将粮食存于油坊,农忙时取用,油坊可以借此增加资金周转。故油坊格外注意信用,以便招徕豆饼和粮食的存户。当时有“旧油坊、新烧锅”的说法,意思是油坊年久的对农民有信誉,新开的酿酒店质量好。
贺伟斋的义成祥油坊,见诸记载于潍县解放初期。那时,粮食是国家统购统销物资,榨油实行国家加工订货,供销都有保障。再后来,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豆饼已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肥料。义成祥油坊转为经营磨房。
新闻推荐
坊子公安“容缺落户”“存疑落户”办实事 七旬流浪老人重得户口
本报6月17日讯(记者刘昊)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造成了社会上部分人员长期没有户口。6月17日,记者从潍坊市公安...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