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潍坊日报 2020-12-01 09:01 大字

潍坊共有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涵盖了各个级别、各个类型。近年来,各开发区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等方面,在全市发挥了引领性作用。但客观上,也积累了功能定位模糊、体制机制僵化、质量效益不高等一些突出问题。去年以来,潍坊市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开的路径,聚焦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大刀阔斧推动改革创新,开发区在“瘦身”后实现“强体”,改革的成效逐步显现。

强化顶层设计,积极与稳妥并重。坚持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确立了积极稳妥的改革总基调,既坚决落实省委部署,又立足潍坊开发区实际,不搞“一刀切”。4月下旬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开发区改革创新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全面部署改革任务,在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了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对改革涉及的开发区代管镇街、领导职数、内设机构等重点事项,及时与省对口部门对接,确保每项改革任务合规定、可操作、见实效。改革中的机构调整、岗位变动、待遇变化等都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推进起来阻力大、障碍多。针对这一问题,潍坊市有针对性地抽调人员组建政策宣讲“小分队”,对省级出台的机构编制、全员聘任等配套政策,赴各开发区进行多轮次宣讲解读,打消干部职工疑虑,引导大家正确对待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形成支持改革的“最大公约数”。系统总结去年4个试点开发区改革经验并借鉴省内其他地区的先进做法,对17项改革任务逐一形成可复制的办法路径,汇编成“改革手册”,供未试点开发区复制借鉴,减少了探索时间,避免了走弯路。

突出重点任务,大力度瘦身。聚焦体制机制这一“根子”,从最关键、最具牵引性的管理体制这块硬骨头“啃”起,在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做“减法”,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加快攻坚突破。管理镇街、村居是导致开发区机构臃肿、职能混乱、权责不一的直接原因。围绕破解这一难题,大力度剥离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12个未试点开发区中,除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由于特殊的功能定位仍继续代管2个街道外,其他11个开发区均与原先代管的街道或村居剥离。改革后,12个未试点的省级开发区内设机构总数由272个压减为69个,减少74.6%;人员数量由3900余人压减为970人,减少75%;管辖面积由1190平方公里压减为384平方公里,减少67.7%。各开发区均制定了剥离的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目录和向属地移交的职责清单目录,理清了有关事项的职责边界,真正实现“脱胎换骨”“轻装上阵”。

做“活”人的文章,配备精干力量。坚持人员“在精不在多”,重点选聘招商、开放、创新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按照先体制内、后体制外“两步走”的路径,先面向开发区内部和所在县市区公开选聘。目前,各开发区均面向体制内完成了第一轮聘任,开发区落聘人员全部予以分流,剩余员额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坚决避免“全体起立、全体坐下”。昌乐经济开发区改革后平均年龄降低3.2岁,大学以上学历占比提高23.3%。寿光高新区聘任人员平均年龄35.5岁,比改革前降低8.2岁,全日制大学以上学历的占82%,金融、财税等专业领域人员占73%。班子配备方面,坚持五湖四海、选贤任能,各开发区均拿出一名副主任面向开发区以外公开选聘。奎文经济开发区聘任两家开发运营公司负责人兼任管委会副主任,深化了“管委会+公司”体制。各开发区均制定了绩效评价办法,并根据工作机构是否承担经济发展、“双招双引”任务,设定差异化绩效系数,实行以岗定薪、优绩优酬,引导工作力量向经济发展一线聚集。

集成政策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在落实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围绕突出开放主业,潍坊市对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额超过1亿美元且居全市开发区前3位的,市级财政给予200万元奖励。2019年,全市有综合保税区、寿光高新区、昌乐经开区3个开发区到账外资超过1.2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1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91.3%,增长10倍以上的达到12个。今年新设立的182家外商投资企业70%以上在开发区,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蓄足了后劲。出台《潍坊市国际合作园区创建和认定实施办法》,以现有外资骨干企业为主体,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发展,打造外资项目聚集地,全市在建国际合作园区13个,合作国别包括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涵盖动力机械、新材料、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等产业。高新区动力装备国际合作园、滨海区中欧新材料产业园入围全省“答辩”。

创新推动措施,上下联动抓改革。在市县两级均建立了强力推动体系,通过上下联动、协同发力,共同破除改革障碍。去年试点期间即成立了由11个市直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专班,制定了《专班工作规则》。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均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专司所属开发区的调度、督导、推动工作。由市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组成11个督导组,对各开发区全面包靠。6月中旬全面启动改革以来,建立了每周一通报制度,将17项改革任务细化分解为35个子项,12个开发区的改革进度在一张表上展示,通过“同台竞技”促成了比学赶超的氛围,极大加快了改革进度。累计印发了12期通报。将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出台了《考核办法》,明确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计分办法,激励改革任务加快落实。

新闻推荐

鄌郚镇全力助推环境品质再提升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于菲通讯员曹先伟)今年以来,昌乐县鄌郚镇突出重点、拉高标杆,全面发动、统筹用力,强...

昌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昌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