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民众冒险提供帮助

潍坊晚报 2020-06-07 08:57 大字

被关押的侨民食物极度缺乏,他们私下向潍县百姓求助,将需求写在纸条上扔到墙外,当地百姓往往能快速将物品传给他们。运粪工张兴泰是少数几个能自由进出集中营的中国平民,他冒着生命危险把德卫斯的求助信传递给黄乐德。在黄乐德的帮助下,一批批救命物资送到了侨民们手中。

地下黑市充满友情潍县百姓传递食物

侨民被关押在乐道院期间,生活在周遭的潍县百姓给予了帮助。集中营食品供应最困难的时候,一些大胆的侨民偷偷将自己的衣服、金牙、手表、皮鞋等物品包裹好,在里面夹上写有想换什么食物和自己名字的纸条,趁日本看守不注意,将包裹扔出高墙。墙外的潍县人虽然与他们互不相识,但一旦发现包裹,就会尽快找到侨民所需的物品,再扔到墙内。侨民们经常会获得意外惊喜,收到的食品比想换的数量多得多。

这种地下交易逐渐形成规模,侨民们称之为“地下黑市”。为防止交易过于频繁被日军发现,斯坎兰神父自愿做地下交易的联络人。5名传教士所住的房间恰好靠近围墙,他们联络上集中营外的一位康太太,也有说是江太太。这位太太或她的小孩从外面把鸡蛋或小包裹递进来,斯坎兰等在里面接应。大批货品递进的时候,通常是在夜间进行。一段时间,集中营内经常收到大量的鸡蛋。日军发觉后搜查,但没能根绝这充满友情的“地下黑市”。

村民用鸡蛋白糖换来一张大铁床

奎文区中和园小区74岁的韩崇滨,他的父亲韩绪庭当年也给侨民提供过食物。

1943年年初,潍县集中营里难友的生活变得艰苦起来,很多难友用手表、首饰等物品跟外面的老百姓换食物。

“一位丹麦的侨民想托谭云龙偷偷弄点白糖和鸡蛋,谭云龙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没有这些东西,于是找到我父亲帮忙。”韩崇滨说,“为了躲避日军的巡查,父亲选择了晚上和侨民交易。当时是晚上9时许,我父亲来到集中营西墙外,那里有一根长杆,是侨民私下专门用来与外界换东西用的。趁着日本兵不在,我父亲把5斤白糖、10斤鸡蛋吊了进去。过了十几分钟,长杆子上吊出了一张铁床,床体是拆卸开的,床板一共三块,这就是侨民用来交换的物品。父亲战战兢兢接过床,不敢有丝毫耽搁,扛起就离开了。”

2019年,韩崇滨将自家收藏了70多年的铁床,捐献给了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

运粪工冒死传信件黄乐德募款送物资

日军对于帮助欧美侨民的中国人极其残忍。有一个中国临时工因向营内偷带食品,被日本看守打得失聪。上圩村青年韩祥试图翻越围墙给侨民送食物时,不慎碰触电网死于墙头,日本看守故意将其暴尸示众。还有一名13岁的女孩韩贞昌,捡破烂时靠近了集中营外墙,日本看守认为她想帮侨民,将其残酷殴打后扔入河中,她挣扎着游上岸来,又被扔进河中,终因伤重力竭而死于河内。既使危险重重,朴实的潍县百姓还是尽力帮助受困的侨民。

集中营的供给日益恶劣,多病体弱的难友无药救治。侨民自治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德卫斯想与他的学生、广文中学校长、牧师黄乐德联系,以得到他的帮助。日本人监控严密,能自由出入集中营的中国平民非常少,运粪工张兴泰是其中的一个。张兴泰是附近村庄的农民,此前与德卫斯熟识,还得到过德卫斯的帮助。耿直忠厚的张兴泰利用运粪的时机,冒着生命危险将信转给了黄乐德。

黄乐德接到德卫斯的求助信后,立即将2000元伪币让张兴泰偷带进去救急,然后领着儿子黄安慰,带上干粮到处募捐,但在战乱凋敝的时代,募得的零星款项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后来,他辗转托人疏通关系,和儿子直接到昌乐、寿光找国民党军政长官张天佐、张景月募捐。经多次陈说利害,终于说服二人,共募集到善款30多万元伪币,时值10余万美金。黄乐德将这批款项让儿子黄安慰与女儿黄瑞云分三批秘密送往中立国瑞士驻青岛代办处艾格外交官手中,再以国际红十字会的名义购买药物与营养品,分批送往集中营。正是这一批批的救命物资,才使得1500多名被囚禁的侨民度过了艰难困境,否则不知有多少侨民要在这里倒下。

此事暴露后,日本看守大为恼火,立即追查消息泄露原因,但终无结果。

越狱行动多方帮忙两名侨民顺利出逃

战争迟迟不停,获得自由的日子眼见遥遥无期。以基格神父为首的几个年轻人开始秘密筹划,准备出逃。他们商定,曾担任过英国海军上尉的狄兰和神父汉奎特被选为承担出逃任务的人员。狄兰退伍后在天津英美烟草公司任职,他的汉语很好,便于同地方游击队沟通;汉奎特是神父,更容易得到潍县百姓的帮助。集中营内教会的“权威”拉什福德神父得知了他们策划出逃的消息后,担心日本人对集中营内神职人员进行报复,进行了干涉。于是,基格和汉奎特商量重新选择出逃人员,将汉奎特换成了曾任北平辅仁中学教师的美国小伙子恒安石。

越狱出逃需要当地抗日游击队的帮助,如何联络?他们仍选择了忠实的朋友张兴泰。张兴泰将消息传给黄乐德,黄乐德辗转找了在乐道院做牧师的王绍文,能说会道的王绍文密访国民党鲁苏战区游击第四纵队司令王尚志,王尚志答应帮忙营救。可因为四纵队在平度孙正村与日军发生激战,王尚志被俘,营救计划由原副司令王豫民继续。

狄兰和恒安石出逃的地点,选中西墙中间的一个瞭望塔。高高的围墙,只有从瞭望塔才容易爬上去,瞭望塔建在墙的一个凹处,刚好避开来自西北角的探照灯光。看守每天晚9时换班,新上岗者按规定要沿此墙边道路巡查一遍,通常需约10分钟,在那10分钟里必须逃脱。出逃的晚上,一定要没有月亮。接应地点,选在集中营东北约3公里左右的一块墓地,这里有茂密的松林,便于隐蔽。

消息送出之后,经过一周的焦急等待,四纵队才经王绍文之妻杨淑兰传回答复。1944年6月9日晚上,月黑风高之夜,恒安石和狄兰两人惊险逃脱集中营,如期得到抗日游击队的接应。出逃成功,王绍文又远赴重庆找到美军驻华总部。不久,美军安排飞机将王绍文及12箱物品空投到昌邑南乡。狄兰和恒安石随部队参加了抗日活动,留在由四纵队改编而成的山东挺进军第十五纵队一年多。

新闻推荐

竹笔油漆绘山河

昌乐县鄌郚镇东水码头村的李光艺今年64岁,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很爱“折腾”,做过二胡、笛子,也修理过电器、汽车...

昌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