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打造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项目,辐射带动周边14个村 山岭薄地变身田园综合体

大众日报 2019-08-09 09:56 大字

□本报记者都镇强宋学宝

本报通讯员孙欢欢

前不久,记者走进昌乐红河镇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场,看到冬暖式大棚、钢结构大棚已绵延成片,若从空中俯瞰,场景则颇为壮观。从昔日的一片麻刚岭变身为即将完工的田园综合体,昌乐县红河镇白浪河畔上铺展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记者了解到,自这一项目开工以来,每天数十台(套)机械昼夜施工。项目快速推进的背后,离不开昌乐县红河镇党员干部的担当实干精神。今年5月份,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前期623亩土地流转攻坚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规划设计。由于需要扩大规模、提高档次,一期实际共需土地1100多亩,还存在500多亩的土地缺口。在昌乐县红河镇党员干部努力下,从5月21日晚到5月22日晚,仅仅用了一天时间,项目所需的第二批546亩土地全部流转成功。

据项目总经理吴瑞东介绍,该田园综合体集农业科技展馆、现代农业项目等要素于一体,“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重点打造设施农业区、滨水景观区、服务休闲区三大板块。同时,立足实际、深挖特色,发展农业新业态,打造产业优、景观美、个性鲜明的农业综合体。”

过去,这里是一片麻刚岭,属于典型的山岭薄地。农民辛苦劳作一年,一亩地的年收入也就300块钱左右。红河镇决定建田园综合体,向山岭薄地要效益。记者注意到,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项目首创了下挖式的建棚方式。“下挖一是保温效果好,二是抗风。咱这个麻刚地含矿物元素比较多,种植水果蔬菜类,口感特别好。”吴瑞东说,通过这种方式,能将每亩地年收益提高到1.5万元。

同时,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项目还结合有利地势,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等新业态,加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项目将采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运营模式,将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纳入项目,村集体通过领办合作社代为管理获得分红,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增加效益,真正实现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辐射带动周边14个村,吸纳就业2000多人,增加集体收入80多万元。目前我们已与海底捞、台湾百津园等6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吴瑞东说。

从昌乐县境内的白浪河远眺,该县结合灾后重建,沿白浪河布局了白浪河源、白浪绿苑、白浪河谷3大组团,建设城市园丁、荣华环水岭、滴禾绿田等6个田园综合体,打造孟家峪、打鼓山、韩家集子等美丽和谐村,构建“带、体、村”融合发展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昌乐县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特色发展,着力打造产业优、品牌强、生态美的田园综合体,坚持大片区、全流域发展理念,以打造潍坊中心城区“对接轴”为定位,加快资源要素的聚集,将质量高、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作为承载平台,下大力气、下实功夫,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

昌乐县红河镇党委书记王建书介绍,在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之初,昌乐县就对整个白浪河流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摸排,确定了片区开发的理念,进一步明晰了荣华环水岭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并根据项目特色进行有机融合和衔接,使项目既有高效种植,又有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农业新业态,形成新的发展格局,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与城市园丁田园综合体项目互为补充,产业交融,着力打造白浪绿苑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万亩农业产业园,并通过培育万亩高效农业园区,打造红河乡村振兴的‘主引擎’‘动力源’。”王建书说。

新闻推荐

推进深度融合 引领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付生通讯员张磊孙欢欢6月20日,上海证交所,位于昌乐县朱刘街道的山东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昌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