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棚头腾出地大棚旁边建起沟渠 昌乐县宝都街道实施灾后重建农田排涝工程和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好事实事办到村民心坎上

潍坊晚报 2019-03-12 09:07 大字

3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昌乐县宝都街道尧东村看到,村里的大棚旁有条刚刚挖开的沟渠。据悉,这一片村庄的大棚用地紧邻309国道,每逢雨季都会产生严重内涝,去年8月份台风过境,更是受灾严重。宝都街道把农田排涝工程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同时借机打造园区提升工程,经过几个月扎实苦干,如今已基本完工。在彻底解决大棚积水问题的同时,带领村民走上高效致富路。

记者探访

每座大棚旁边都挖有沟渠,四通八达

宝都街道尧东村北侧是大棚用地,种植着西瓜,其中一大片紧邻着309国道。10日,记者来到这里看到,这个村的大棚旁边均新挖了沟渠,有近两米深,渠底宽一米多,顺着大棚一直往北延伸而去,远看如同一条小型河道。记者在大棚地转悠了一圈发现,每一座大棚旁边都挖着这样的沟渠,四通八达,非常壮观。

在宝都街道孟庄村,每个大棚旁边同样是这种新开挖的沟渠,如同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交叉而行,最后汇聚到主干渠中。

这些沟渠看上去简单,但实际上却是名副其实的大工程。在大棚用地旁边挖着宽数米的沟渠,两座棚中间还留着一条较为宽阔的道路,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据尧东村党支部书记姚克德介绍,他们村的排水沟渠主干渠全长620米,宽达7米,深为1.8米,覆盖了整个大棚种植区域。在汛期到来时,无论是309国道上的积水,还是大棚用地道路上的积水,都可以排到沟渠里,从而解决大棚积水的历史问题。

孟庄村党支部书记孟祥全告诉记者,在村里大棚旁就有排水渠,可以说是村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二十多年来,村里的大棚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进水的情况,严重的时候棚里积水深达一两米,连人都进不去,棚里的经济作物根本就留不住,损失严重。

“不过,开挖排水渠不是个小工程,假如不是有街道的坚强领导,克服了重重困难,很难有实现的这一天。如今我们算是梦想成真了,老百姓都直夸政府办了件惠泽百年的大好事。”孟祥全笑着说。

排涝工程

挨棚挨户做工作,村民退棚头腾出地

挖沟渠的地是怎么来的?孟庄村村民孟良告诉记者:“这是村民们退棚头退出来的。沿309国道的这一片大棚用地地势比较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上,可以说是只要下雨就淹,甚至有时候村民们引水浇地,都能把棚给淹了,老百姓都苦不堪言。”

往年,尽管下雨棚里会进水,但只要不是特别大的雨,损失还在可承受范围内。可去年夏天的台风,把村民辛苦种植的大棚全给糟蹋了,村民们欲哭无泪。也正是这几场台风,让村民们彻底认识到了在大棚旁边挖排水渠的重要性。

可挖排水渠说起来简单,地从哪里来、把水排到哪里去、钱从哪里来都是大问题,单靠一个村两个村,想解决汛期大棚积水问题根本就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去年灾情过后,宝都街道提出要把农田排涝工程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由街道牵头建设,号召村民自己退棚头,腾出建水渠的地来。

姚克德表示,土地是村民的“命根子”,何况还是种大棚的地,拆谁的都是“拉仇恨”。即使经过去年的大雨,村民们都认识到排水渠的重要性,心里也一百个支持,但拆到自家的还是不太情愿。“街道干部天天靠在现场,挨棚挨户做工作,让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决心和力度,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姚克德说。

“虽然说退棚头、拆大棚,大家都不舍得,但这是为咱老百姓办的好事,我们支持。”南楼村村民刘英顺说道。

在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腾出了充足的地来,才最终建成这些排水渠,彻底解决大棚排水“老大难”问题。

宝都街道尧沟片区灾后重建农田排涝工程全长63.1公里

据了解,昌乐县宝都街道尧沟片区灾后重建农田排涝工程东至大丹河,西至猪龙河,南至宝通街,北至寿光街,全长63.1公里,约占昌乐县全县农田排涝工程量的77%。其中,开挖排水沟渠53.3公里,清淤疏浚猪龙河、尧河共9.8公里,新建进地桥涵1235座,道路桥涵92座,箱涵1座,泵站2座。

宝都街道农业分管负责人刘瑞平介绍,这个工程共拆除棚头1800余个,大棚60多个,能够进展如此迅速,离不开片区大棚种植户的全力支持。其中,新开挖的8条主干渠,宽7米、深1.8米,将打通整个片区的排水网络,在排涝排水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工程建成以后,将彻底解决困扰尧沟片区数十年的易涝易淹问题,为片区农业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看着眼前已经逐渐成型的农田排涝工程,宝都街道水利站站长郭廷忠满心喜悦,回忆起过去几个月的艰辛,他感觉一切都值了。郭廷忠告诉记者,去年汛期过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经过研究,决定结合灾后重建建设农田排涝工程。决定虽然做出来了,但实际操作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冬季是农田排涝设施建设的最有利时机,工期已经非常紧张。为此,宝都街道党员干部奋战在一线,以钢铁担当、实干作风和为民情怀,克服困难,想尽办法,抢抓工期,持续发力,全力加快农田排涝工程建设,确保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全面完成。

“这几个月时间里,街道主要领导每天调度工程进度,现场解决问题。我们包靠干部也是不断加压,加班加点,全程现场盯靠,克服雨雪天气等不利因素,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想尽一切办法往前赶。”郭廷忠说,他们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赶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让新建设的排水渠投入使用,彻底解决村民们大棚积水的问题。

据了解,经过宝都街道干部职工和辖区村民们的齐心协力,截至目前,尧沟片区农田排涝工程已经进入到攻坚收尾阶段,进展非常快速。工程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该片区域农田排水不畅的问题,打造昌乐县全县灾后重建农田排涝的试点和样板工程。

创新沟渠管理保护机制,建立街道、村二级沟渠长管理体系

灾后重建排涝工程,建设是基础,管护才是关键。建好了的沟渠,假如平时管护不及时,很有可能还会被垃圾杂物淤堵。为了进一步加强沟渠管理保护,宝都街道积极创新沟渠管理保护机制,在河长制体系内,建立街道、村二级沟渠长管理体系。

当天,记者在尧东村的排水沟渠前看到,这里竖着一块昌乐县宝都街道(尧东段排水沟)沟渠长公示牌。在这块公示牌上,有沟渠的名称,沟渠的起始点,沟渠长度。还有街道沟渠长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以及村级沟渠长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并附上了联系部门的电话。

此外,在这块公示牌上,对街道沟渠长和村级沟渠长的具体职责都有非常明确陈述。其中,街道沟渠长对沟渠管理保护负总责,定期巡查调度沟渠管理保护工作,并对村级沟渠长进行监督考核;村级沟渠长对责任沟渠段管理保护负责,负责日常巡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沟渠畅通,沟渠内无高杆作物、无淤积、无阻水坝。

据了解,宝都街道建立的街道、村两级沟渠长体系,街道沟渠长由街道干部担任,村级沟渠长由村负责人担任。以后新建骨干排灌沟渠,都及时纳入沟渠长制管理。街道、村干部调整时,及时调整沟渠长,做到沟渠管护全过程、无缝隙、全覆盖。在各段沟渠设置沟渠长公示牌,公示沟渠名称、沟渠长度、两级沟渠长姓名、职务、工作职责、联系电话等内容,公开监督电话,真正落实管护责任,接受社会监督。目前,纳入沟渠长制管理的沟渠已安装公示牌50多块,每段沟渠都能责任落实到人、到位。

宝都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琪华介绍,建立沟渠长制度,可以强化沟渠管理保护责任,使全社区沟渠范围内的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排乱倒等突出问题得到根本遏制。集中针对沟渠设施老化、淤堵严重、排水不畅、重建轻管等现状,从根本上解决沟渠工程管理保护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沟渠环境整治,设施安全完好,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

产业升级

打造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

据了解,农田排涝工程建设只是宝都街道尧沟片区灾后重建工作的一部分。有了坚实的水利基础设施做保障,宝都街道还把尧沟片区的产业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在这里建设了宝都街道尧沟片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

当天,记者在宝都街道东西王村看到,51个新式大棚矗立在这里,非常壮观。据了解,宝都街道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第一期就建在这里,占地500亩,51个新式大棚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建设,受灾村民都如期完成了移栽定植。

村民王全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村里的瓜棚都是普通的小拱棚,种植密度比较小,产量比较低。而新建的大棚是三层保温,棚内外的温差差不多有30℃,保温效果非常好,而且种植密度更大。另外,这个棚有一个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比以前的小拱棚提前上市一个月。“可不要小看这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我们这些种植户来说,提前上市意味着价格会更高,这可是真金白银。”王全说。

据了解,这一个大棚占地6至8亩,每亩建设成本在7万元左右。街道上争取了贴息贷款政策,平均一亩地贴息贷款5万元,让种植户减轻了经济负担。

在示范园,新棚体、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让受灾群众满心期待,日子有了奔头儿,干活也更有劲头儿。宝都街道北郭社区主任齐来顺说:“今年过年聊得最多的就是新一年怎么种、怎么干。棚体高、空间大,能用机械作业,还可以配套自动控制、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设备,省人工。这么好的棚,咱好好种,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政府行动

引领瓜菜产业提档升级

王琪华告诉记者,宝都街道灾后重建农田排涝工程和农业园区提升工程是今年宝都街道进行灾后重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程。在两项工作推进中,宝都街道重点抓好“拆、建、管、效”四个方面。

拆,就是拆旧建新、拆棚清障。农业园区一期500亩、涉及288户,去年就全部完成拆迁。农田排涝工程共拆迁整棚60余个、棚头1800余个,拆迁土地300多亩,目前也已全部完成。

建,就是建设园区、开挖沟渠。农业园区一期目前已全部建成,新建大棚首季瓜菜苗也已全部定植。农田排涝工程建设采取分段包靠的办法,克服天寒地冻、雨雪天气等不利因素,保证了施工进度。

管,就是规范运营、长效管护。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农业园区主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打造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农田排涝工程主要实行街道、村居两级“沟渠长制”,全面落实分段包靠责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效,则是追求效益、扩大效应。王琪华介绍,农业园区主要具有四个方面优势:首先上市时间早。瓜菜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提高一倍以上,年可收获3茬,每亩收入6万元,是旧棚的3倍。其次是亩均产量高。新棚空间使用率高,如甜瓜种植密度是旧棚的2.5倍,亩均产量是旧棚的2倍多。此外,就是棚体寿命长。新棚使用寿命是旧棚的3倍,而且抗风雪、抗灾害能力更强。最后则是劳动强度低。新棚便于机械化作业,人力成本可减少80%以上。农田排涝工程主要是彻底解决尧沟片区上百年来排水不畅、大棚受淹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铁路以南区域十年九涝、逢雨必涝,建成后将减少该区域4000亩土地被淹问题。社会效益方面,老百姓看到了党委政府在真办事、办实事,进一步凝聚了民心。

王琪华表示,接下来宝都街道还将把两项工程的建设推进作为引领瓜菜产业提档升级的“开路先锋”,通过实施“五百亩精品、六千亩示范、四万亩提升”工程,推动灾后重建向乡村振兴华丽转变。“我们有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通过给种植户提供贴息贷款建设示范园,展示现代化设施农业带来的效益,眼见为实才能带动更多种植户改变传统观念,尧沟瓜菜产业才能整体提质效。”王琪华说。A06-A07版文/图本报记者赵春晖

新闻推荐

昌乐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政府服务下沉 企业干劲上行

□本报记者都镇强本报通讯员张磊丛清洁“企业现在有什么需求?对政府有什么要求?”昌乐经...

昌乐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昌乐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