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情人节”

广西日报 2019-02-19 07:36 大字

李子迟

在中国古代,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可谓“情人节”,比七夕还浪漫温情。

元宵节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中最为喜庆热闹、浪漫多情的节日。四处张灯结彩,耍龙舞狮,锣鼓喧天,烟花璀璨。

早在唐代,这天就有乐舞百戏表演。据记载,唐玄宗开元盛世年间,天下第一都会长安的灯市规模浩大,火树银花热闹非凡,成千上万人“行歌”“踏歌”。当年中国这种举城欢庆的盛况,恐怕连今天的巴西狂欢节、美国万圣节也望尘莫及。

显然,比起西方情人节来,中国的元宵节更有“普天同庆、与民同乐”的情调。人们选择在这天团聚汇合,家人、族人、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团团圆圆;情人爱侣也在这天逛夜市、看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据史料介绍,古代元宵灯会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当时那些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不随便出户,但是元宵节可出门赏花灯、观歌舞,未婚男女借着这个时机相识相约。

至今在台湾,还有一些希望婚姻美满的未婚女子,在元宵夜到菜园里“偷摘”葱叶或青菜的习俗,意在期望未来嫁到好丈夫和家庭幸福,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

中国历代关于爱情题材的文艺作品和佳话,元宵节也比七夕节多得多。在诗词文赋当中有不少流芳千古的佳作,即是借元宵以抒发浪漫爱情。

最著名的如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绘元宵节发生的爱情故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睹今思昔,物是人非,抒写了对佳人的思念之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更成了千古名句。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也曾写下有力佳作《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中既有元宵之夜的热闹场景,又有情感之中的缠绵悱恻。

还有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那个夜晚:“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其中亦可见到一些动人情思。

关于元宵节,还有许多与爱情婚恋相关的佳话。如福建泉州传统戏剧《陈三五娘》中的陈三和五娘,就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的;《春灯谜》中的宇文彦和影娘也是在元宵订情的。还有西汉风流才子东方朔让宫女元宵姑娘与家人团聚、与情郎私会的传说。更有“皮影相思”的典故。相传汉武帝刘彻爱妃李夫人走后,武帝非常思念她,便有宫女月下起舞“皮影相思”的皮影戏最初来源。还有“破镜重圆”的典故。说是隋朝军队灭南陈前夕,昌乐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铜镜各执一半,以作今后相见凭证,并约定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探消息。隋灭陈后,昌乐入权臣杨素府中做妾。翌年元宵,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另一半铜镜,并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后宽宏大度成人之美,昌乐夫妻终于团圆……

有关元宵的古诗词与历史典故不少,每次想到与西方情人节日期相近的我们的元宵节,我总觉得,这才是我们有情有味的“情人节”。

新闻推荐

昌乐县聚力生态改善推进绿色发展

本报讯(记者薛静通讯员赵晓春)昌乐县借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契机,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

昌乐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昌乐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